-17
題。
古往今來,青青翠竹吸引了無數(shù)詩人和畫家,成為我國詩畫的傳統(tǒng)題材。早在《詩經》中就有提到竹子的詩:“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如苞,如松如茂。”到了唐代,竹詩竹畫大為興盛。蕭悅工畫竹,有雅趣,白居易曾為之題《畫竹歌》:“舉頭忽看不似畫,低耳靜聽疑有聲。”寫竹子的詩,名篇佳句頗多,如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懷辛大》:“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音”、韓翊的《秋齋》:“山月皎如晝,霜風時動竹。夜半鳥驚棲,窗前人獨宿”等等,都生動地表現(xiàn)了竹子的聲音和動態(tài)。
宋代涌現(xiàn)了更多的竹畫家。蘇東坡就是一位畫竹的藝術大師。他畫竹氣魄極大,“從地起一直至頂”,線條和筆力都很強勁。元代文人畫興起后畫竹更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畫,大都是修竹數(shù)竿,意境蕭疏,具有獨特的風格。明代竹畫家蜂起。王紱畫竹名馳天下,邵二泉題他的《墨竹》詩說:“蕭蕭數(shù)竹不勝看,到此方知畫竹難。誰信中書曾放筆,片時行盡楚江干”,道出了他畫竹的高超技藝。徐渭(字文長)創(chuàng)畫雪竹的方法,所畫極為精絕。有人評論說:“
到清代,我國特有的畫竹技法得到進一步發(fā)展,風格也更加多樣化。揚州八怪異軍突起,為竹畫開創(chuàng)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八怪之一的金冬心格調清新,淳樸而拙厚。鄭板橋更擅長畫竹,他題于竹畫的詩數(shù)以百計,豐富多彩,把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融進了對竹子的生態(tài)描繪之中。
竹子在我國傳統(tǒng)詩畫藝術中得到如此厚愛不是偶然的,因為它具有“寧折不彎”的豪氣和“中通外直”的度量,成為中華民族品格的一種象征。當代畫家李苦禪所寫“無出土時便有節(jié),及凌云處尚虛心”,道出了中國竹文化的精髓。
14
.對徐渭畫雪竹,下面的說法中與原文意思相符的兩項是(4分)
A.他畫雪竹時,取材不限于一類竹子,因而能使人隱約感到全體竹子的形象。
B.他畫的雪竹,滿身處處有雪,枝干葉若隱若現(xiàn)。
C.他畫的竹虛實結合,因而不像竹子。
D.他能用不好的筆,畫出極為精絕的藝術珍品。
E.他畫好竹子的枝節(jié)葉片后,再用淡墨水勾畫渲染。
15
.不具有“古拙、樸質”或“雅致、逼真”藝術特色的畫家有(4分)
A.蕭悅 B.蘇軾 。茫咴屏帧 。模鸲
16
.為什么“青青翠竹吸引了無數(shù)詩人和畫家,成為我國詩畫的傳統(tǒng)題材”?(2
分)
17
.簡要概括第二自然段的內容。(6
分)
參考答案:
14
.BE
(B.“枝間葉上,罔非積雪”,即“滿身處處有雪”;“竹之全體,在隱約間矣”
即“枝干葉若隱若現(xiàn)”。E.見“純以……為之,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A.“絕不類
竹”并非“取材不限于一類竹子”,而是說開始畫時不像竹子。C.“虛實結合”是無中生
有。D.“明代的瘦筆破筆燥筆斷筆”是畫畫的技法,并非“不好的筆”)[4分。選對一
項得2分]
15
.BC
(A.“蕭悅工畫竹,有雅趣”是說“雅致”,“舉頭不似畫,低耳疑有聲”是說
“逼真”。D.“金冬心格調清新,淳樸而拙厚”)[4分,選對1
項得2
分]
16
.因為竹子具有“寧折不彎”的豪氣和“中通外直”的度量,成為中華民族品格的一種
象征。[2
分。“具有……豪氣和……度量”1
分,“成為……一種象征”1
分。]
17
.宋元明時期竹畫家蜂起,風格獨特,技法高超! 。郏斗。答案包括“宋元明”“蜂起”“風格獨特”“技法高超”四點,答對一點得1分,答對兩點得3分,答對三點得4分,答對四點得6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50116.html
相關閱讀:《空靈之美》閱讀答案
魯迅《二十四孝圖》閱讀答案
《金錢與道德》閱讀
“城市文化遺產”閱讀答案
“文學的意義與價值”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