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fèi)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蘇軾《賈誼論》《漢書?賈誼傳》比較閱讀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 ~ 9 題。 (甲)愚觀賈生之論,如其所言,雖三代何以遠(yuǎn)過? 得君如漢文,猶且以不用死。然則是天下無堯、舜,終不可有所為耶? 仲尼圣人,歷試于天下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

9
題。

(甲)愚觀賈生之論,如其所言,雖三代何以遠(yuǎn)過?得君如漢文,猶且以不用死。然則是天下無堯、舜,終不可有所為耶?仲尼圣人,歷試于天下,茍非大無道之國,皆欲勉強(qiáng)扶持,庶幾一日得行其道。將之荊,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齊,三宿而后出晝,猶曰:“王其庶幾召我。’’君子之不忍棄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孫丑問曰:“夫子何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誰哉?而吾何為不豫?”君子之愛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與有為,而可以無憾矣。若賈生者,非漢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漢文也。

(節(jié)選自蘇軾《賈誼論》)

(乙)誼以為漢興二十余天下和洽宜當(dāng)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乃草具其儀法,色上黃,數(shù)用五,為官名悉更,奏之。文帝謙讓未皇也。然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國,其說皆誼發(fā)之。于是天子議以誼任公卿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毀誼曰:“洛陽之人少初學(xué),專欲擅權(quán),紛亂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議,以誼為長沙王太傅。

誼既以謫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屈原,楚賢臣也,被讒放逐,作《離騷賦》,其終篇曰:“已矣!國亡人,莫我知也。”遂自投江而死。誼追傷之,因以自喻。其辭曰:恭承嘉惠兮,俟罪長沙。側(cè)聞屈原兮,自沉汨羅。造話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極兮,乃殞厥身。嗚呼哀哉!逢時(shí)不祥。鸞鳳伏竄兮,鴟梟翱翔。麗茸尊顯兮,讒諛得志。賢圣逆曳兮,方正倒植。謂隨、夷溷兮,謂跖、蹯為廉;莫邪為鈍兮,鉛刀為鋸。吁嗟默默,生之亡故兮。斡棄周鼎,寶康瓠兮。騰駕罷牛,驂蹇驢兮。驥垂兩耳,服鹽車兮。章甫薦履,漸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獨(dú)離此咎兮。已矣!國其莫吾知兮,子獨(dú)壹(抑)郁其誰語?……”

(節(jié)選自《漢書·賈誼傳》)
5
.對下列加點(diǎn)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xiàng)是
A
.庶幾一日得行其道

庶幾:或許可以,表希望
B
.夫子何為不豫

豫:猶豫不定
C
.文帝謙讓未皇也

皇:通“遑”,閑暇
D
.獨(dú)離此咎兮

離:遭受,受到
6
.下列各組選句中,加點(diǎn)詞語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申之以子夏

既窈窕以尋壑
B
.三宿而后出晝

而君幸于趙王
C
.乃草具其儀法

度我至軍中,公乃人
D
.子獨(dú)壹郁其誰語

其孰能譏之乎
7
.所選《漢書》中的材料,能直接說明蘇軾“若賈生者,非漢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漢文也”觀點(diǎn)的一項(xiàng)是
A
.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與有為,而可以無憾矣
B
.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國,其說皆誼發(fā)之
C
.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議,以誼為長沙王太傅
D
.誼既以謫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
8
.下列用“/”給文中畫波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誼以為漢興二十余天下和洽宜當(dāng)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興禮樂
A
.誼以為漢興/二十余天下和/洽宜當(dāng)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興禮樂
B
.誼以為漢興二十余/天下和洽/宜當(dāng)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興禮樂
C
.誼以為漢興/二十余天下和洽/宜當(dāng)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興禮樂
D
.誼以為漢興二十余/天下和/洽宜當(dāng)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興禮樂
9
.將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0
分)


1
)得君如漢文,猶且以不用死。然則是天下無堯、舜,終不可有所為耶?(
4
分)

譯文:

2
)已矣!國亡人,莫我知也。(
3
分)

譯文:

3
)遭世罔極兮,乃殞厥身。(
3
分)

譯文: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50133.html

相關(guān)閱讀:《王憲,字維綱》閱讀答案及翻譯
《江西觀察使韋公墓志銘》閱讀答案
高中文言實(shí)詞突破經(jīng)典練習(xí)100題(附詳細(xì)解答)
《孔靖,字季恭》閱讀答案及翻譯
《王鼎字鼎臣》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