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題。
李牧者,趙之北邊良將也。常居代雁門,備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輸入幕府,為士卒費。日擊數(shù)牛饗士,習(xí)射騎,謹(jǐn)烽火,多間諜,厚遇戰(zhàn)士。為約曰:“
匈奴即入盜,急入收保,有敢捕虜者斬。”
匈奴每入,烽火謹(jǐn),輒入收保,不敢戰(zhàn)。如是數(shù)歲,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為怯,雖趙邊兵亦以為吾將怯。趙王讓李牧,李牧如故。趙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將。歲余,匈奴每來,出戰(zhàn)。出戰(zhàn),數(shù)不利,失亡多,邊不得田畜,復(fù)請李牧。牧杜門不出,固稱疾。趙王乃復(fù)強(qiáng)起使將兵。牧曰:“
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
王許之。李牧至,如故約。匈奴數(shù)歲無所得。終以為怯。邊士日得賞賜而不用,皆愿一戰(zhàn)。于是乃具選車得千三百乘,選騎得萬三千匹,百金之士五萬人,彀者十萬人,悉勒習(xí)戰(zhàn)。大縱畜牧,人民滿野。匈奴小入,佯北不勝,以數(shù)千人委之。單于聞之,大率眾來入。李牧多為奇陳,張左右翼擊之,大破殺匈奴十余萬騎。滅?襤,破東胡,降林胡,單于奔走。其后十余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
趙悼襄王元,廉頗既亡入魏,趙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后七,秦破殺趙將扈輒于武遂,斬首十萬。趙乃以李牧為大將軍,擊秦軍于宜安,大破秦軍,走秦將桓?。封李牧為
(選自《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
9
.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趙王讓李牧
讓:責(zé)備
B
.趙王乃復(fù)強(qiáng)起使將兵
起:起來
C
.佯北不勝,以數(shù)千人委之
委:丟棄
D
.趙使人微捕得李牧
微:暗中
10
.下列各組句中加點的詞,意義、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
.臣如前,乃敢奉令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
.佯北不勝,以數(shù)千人委之
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耶
C
.邊士日得賞賜而不用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親數(shù)存之
D
.秦多與趙王寵臣郭開金
君王能與共分天下
11
.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部直接表現(xiàn)李牧軍事才能的一組是(
)
①
匈奴每入,烽火謹(jǐn),輒入收保 ②
匈奴每來,出戰(zhàn)
③
多為奇陳,張左右翼擊之 ④
匈奴不敢近趙邊城
⑤
匈奴小入,佯北不勝 ⑥
趙使李牧、司馬尚御之
A
.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12
.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李牧駐守雁門,犒勞士兵,操練射箭、騎馬,并不急于出戰(zhàn),致使匈奴及趙國邊防兵認(rèn)為他膽小怕事。
B
.李牧不肯迎戰(zhàn)匈奴,趙王不滿,讓別的將領(lǐng)取代他,匈奴來犯,傷亡損失很多。趙王再請李牧出山,李牧覺得這個決定太急促,閉門不出。
C
.李牧到任后,按照原來的規(guī)章辦事。當(dāng)匈奴始終認(rèn)為李牧膽怯、守邊將士都希望與匈奴一戰(zhàn)時,李牧巧妙部署,打敗匈奴。
D
.趙王遷七,趙王派李牧、司馬尚抵抗秦軍。秦國施行反間計,趙王派人逮捕了李牧并殺害了他。秦國乘勢攻打趙國并滅之。
13
.把下列各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
分)
(1
)臣所以去親
分)
(《廉頗與藺相如》)
譯文:
(2
)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jī)而遂取之。今釋弗擊,此所謂“
養(yǎng)虎自
遺患也”
。(3
分)
(《垓下之戰(zhàn)》)
譯文:
(3
)善戰(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dǎo)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而趣利者軍半至。(4
)
(《孫臏》)
譯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50157.html
相關(guān)閱讀:閱讀《袁宏傳》
文言文閱讀《侯安都》附答案譯文
“臧宮字君翁,潁川郟人也!遍喿x答案(附翻譯)
孔子立身行事的原則和公孫丑、孟子求“道” 閱讀答案
“楊爵,字伯珍,富平人。”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