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林琴南先生》閱讀答案及解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記敘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林琴南先生 蘇雪林 當林琴南先生在世時,我不曾當面領過他的教,不曾寫過一封問候他起居的信。不過,在文字上我和他的關系卻很深。讀他的作品我知道了他的性情、思想、癖好, 林琴南先生
蘇雪林
當林琴南先生在世時,我不曾當面領過他的教,不曾寫過一封問候他起居的信。不過,在文字上我和他的關系卻很深。讀他的作品我知道了他的性情、思想、癖好,甚至他整個的人格。他是我幼時最佩服的一個文士,又是我最初的國文導師。
  我在私塾混了二,家長們便不許我再上進了。只好把西游封神一類東西,當課本自己研讀。民國初大哥帶來幾本那時正在風行的林譯小說,像什么《茶花女遺事》、《迦茵小傳》等,使我于中國舊小說之外,又發(fā)見了一個新天地。漸漸地我明白了之乎者也的用法,漸漸地能夠用文言寫一段寫景或記事小文,并且摩擬林譯筆調,居然很像。由讀他的譯本又發(fā)生讀他創(chuàng)作的熱望。當時出版的什么《畏廬文集》、《續(xù)集》、《三集》還有筆記小說如《畏廬瑣記》,《京華碧血錄》,甚至他的山水畫集之類,無一不勤加搜求。
民國八升學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先生的寓所就在學校附近的絨線胡同。一天,我正打從他門口走過,看見一位須發(fā)蒼然的老者送客出來,面貌宛似畏廬文集所載

畏廬六十小影

。我知道這就是我私淑多的國文老師了。當他轉身入內時,很想跟進去與他談談。但彼時究竟輕膽小,又恐以無人介紹的緣故不能得他的款接,所以只得怏怏走開了。后來雖常從林寓門口往來,卻再無碰見他的機會。在五四前,我完全是一個林琴南的崇拜和模仿者,到北京后,才知道他所譯小說多出自于西洋第二流作家之手。而且他又不懂原文,工作靠朋友幫忙,所以譯錯的地方很不少。不過我終覺得琴南先生對于中國文學里的陰柔之美下過一番研究功夫,古文的造詣也有獨到處,很能傳出原文的精神。五四前的十幾,他譯品的勢力極其偉大,當時人下筆為文幾乎都要受他幾分影響。林覺民的《與妻書》,岑春萱的《遺蜀父老書》,筆調都逼肖林譯。蘇曼殊小說取林譯筆調而變化之,自立一派。
琴南先生天性純厚,事太夫人極孝,篤于家人骨肉的情誼。讀他《先母行述》、《女雪墓志》一類文字,常使我幼稚心靈受著極大的感動。他忠君,清朝亡后,居然做了遺老。他前后謁德宗崇陵十次。至陵前,必伏地哭失聲,引得守陵的侍衛(wèi)們眙愕相顧。他總勉勵學生做一個愛國志士,說到懇切之際,每每聲淚俱下。
琴南先生在前清不過中過一名舉人,并沒有受過皇家什么深恩厚澤,居然這樣忠于清室,我起初也很奇怪,閱世漸深,人情物理參詳亦漸透,對于他這類行為的動機才有幾分了解。我們讀史常見當風俗最混亂,道德最衰敝的時候,反往往有獨立特行之士出于其間。譬如,曠達成風的東晉而有槁餓牖下不仕劉宋的陶淵明,滿朝愿為異族臣妾的南宋而有孤軍奮斗的文天祥,只知內閱其墻不知外御其侮的明末而有力戰(zhàn)淮揚的史可法,都可為例。我覺得他們這種人行事,如其用疾風知勁草,歲寒見松柏的話來解釋,不如說這是一種有激而為的心理表現(xiàn)。他們眼見同輩卑污齷齪的情形,心里必痛憤之極,由痛憤而轉一念;你們以為好人是這樣難做么?我就做一個給你們看!
還有一個原因。中國文化經過了四五千長久時間,也自有他的精深宏大,沉博絕麗之處。所謂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的道德信條,所謂先王圣人的微言大義,所謂文學藝術的典麗高華,無論如何抹不煞它們的價值。文化不過一個空洞的名詞,它的體系卻由過去無數(shù)圣賢明哲英雄名士的心思勞力一點一滴建造成功。這些可愛的靈魂,都在古書里生活著。翻開書卷,他們的聲音笑貌,思想情感,也都歷歷宛在。我們同他們周旋已久,就發(fā)生親切的友誼,性情舉止一切都與他們同化。對于他們遺留的創(chuàng)造物,要當作家傳至寶,誓死衛(wèi)護。我們不大讀古書的人,所以對于舊文化還沒有什么眷戀不舍之意;至于像琴南先生這類終日在故紙堆里討生活的人,自然不能和我們相提并論了。他把尊君思想當做舊文化的象征。不顧舉世的譏嘲訕笑,抱著這五千僵尸,同入墟墓,那情緒的凄涼悲壯,我覺得是值得我們同情的。王國維先生之投昆明湖也是一樣。如其說他殉清,不如說他殉中國舊文化。
  總之,林琴南先生可謂過去人物了,但我個人對他尊敬欽慕之心并不因此而改。
(選自《人間世》
1934

10
月第
14
期,有刪改)
[

]
林琴南
先生:即林紓(
1852

---1924
),字琴南,號畏廬,文學家、翻譯家。
16.
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不準確的兩項是(
4
分,兩項都對得
4
分,答對一項得
2
分,有錯項得
0
分)
A.
作者通過閱讀林琴南先生的譯著,習得了一些文言知識,并能用文言寫小文章,因而作者稱林琴南先生為自已

最初的國文導師

。
B.
文章描寫了絨線胡同的一個場景,寥寥數(shù)語勾畫出先生的形貌,以心理描寫手法刻畫作者的心理,表達了作者對先生的敬畏之情。
C.
文章寫林琴南先生孝順長輩、重視親情后寫先生忠君愛國,作者這樣安排,意在說明孝順長輩、重視親情是忠君愛國的前提。
D.
文中采用了襯托手法,比如列舉東晉的陶淵明、南宋的文天祥和明末的史可法等人,正面襯托林琴南先生的特立獨行和偉大人格。
E.
作者在倒數(shù)第二段肯定了中國舊文化的價值,交代了當時社會對舊文化的態(tài)度,表達了對林琴南先生衛(wèi)護舊文化的高度贊美之情。
【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篩選和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能力層次為
C
(綜合分析)。
【答案和解析】答案:
C D
解析:
C
對作者的意圖理解牽強,作者這樣安排是按照敘述的邏輯,并無

說明孝順長輩、重視親情是忠君愛國的前提

的意圖。
E“
林琴南先生衛(wèi)護舊文化的高度贊美之情

理解錯誤。根據(jù)文意,作者對林琴南先生衛(wèi)護舊文化深表同情。
【思路點撥】第一步:整體感知。明確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寫作意圖是評價的基礎。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義或目的,整體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這是評價的根本。要認真閱讀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內部的相互關系,取得對作品的全面認識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評價中出現(xiàn)以偏概全、主觀片面等問題。第二步:篩選文中的關鍵信息。無論寫人記事還是發(fā)表看法,關鍵性的語言最能顯示文章的思想內涵或作者的觀點,可以幫助我們對文章的內容進行評價。第三步:評價要具體、客觀,不可含糊籠統(tǒng)。分析和評價都必須緊密結合文學作品實際,避免離開作品去進行漫無邊際的分析。分析和評價要以正確的思想為理論基礎,以辯證法為基本的分析法,并結合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特有的藝術規(guī)律,對作品進行分析和評價,而不應依據(jù)個人的好惡去隨意評說。在具體評價時,社會時代背景、作家生平思想、作品創(chuàng)作實際,都是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另外,對古典文學作品和外國文學作品的分析和評價還要從社會歷史的實際出發(fā),而不能用今天的觀點去強求古人和外國作家。
17.
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4

)
【知識點】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力層級為
F
(表達)。
【答案和解析】答案:

在內容上,簡要交代了



林琴南先生的交往情況,



愛讀先生的作品和



對先生的了解情況。(
1
分)

在結構上,交代對先生的性情、思想、癖好、整個人格的了解,起總領全文的作用;(
1
分)交代先生是



最初的國文導師,自然引出下文。(
1
分)

在思想情感上,直把抒對林琴南先生的敬佩之情,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調。(
1
分)
解析:若答出

交代



幼時最佩服林琴南先生,與文章末段照應,使文章首尾圓合,結構完整

可得
1
分;滿分不超過
4
分。
【思路點撥】解答這類題的步驟一般如下:第一,粗讀全文,看這篇文章主要談什么問題,或者說了件什么事。第二,以段(句)為單位仔細審讀,然后用一句簡明的話把段意標示出來。第三,分析段落(句子)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劃分文章層次。具體做法可找段落中的明顯信息,如開頭總起句、中心句、結尾總結句、承上啟下過渡句等,它們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還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議論句等。第四,無明顯的信息的段落,應該通讀全文(段),找出概括性的語句關鍵詞語,分析合成段意。
18.
林琴南
先生對清室非常忠心,請簡要分析原因。(
4
分)
【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能力層次為
C
級(分析綜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

面對衰敗的清朝風俗混亂、道德衰敝的現(xiàn)狀,他內心悲憤,從而自已的忠心為世人做表率。

他深受中國舊文化的熏陶,把尊君思想當作舊文化的象征,極力衛(wèi)護,努力踐行。(每點
2
分)
解析:通讀全文,鎖定信息區(qū)域,概括歸納,得出答案。
【思路點撥】解答此類題要遵循,一個原則

、兩個觀念、三個步驟。

一個原則:忠于原文。簡答題答案源于文本,不可憑空去想。

兩個觀念:一是整體觀念。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二是聯(lián)系觀念。聯(lián)系全文,聯(lián)系主題。

三個步驟:第一步:速讀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據(jù)試題,精讀文章;第三步:根據(jù)原文,結合題目,巧妙作答。
19.
有人認為,林琴南先生不懂外國作品的原文卻從事翻譯工作,是對作品、對讀者、對文學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你是否認同這一看法?請表明觀點并結合全文闡明理由。(
8
分)
【知識點】考查考生探索作品內涵的能力,能力層級為
F
(探究)。
【答案和解析】答案:不認同這一看法。恰恰相反,林琴南先生的翻譯工作正體現(xiàn)了他對作品、對讀者、對文學的負責態(tài)度。

他雖然不懂原文,但他倚靠朋友的幫助,憑借自已對中國文學的陰柔之美的研究和古文的造詣,能很好地表現(xiàn)原文的精神?梢哉f,他對作品抱著負責任的態(tài)度。

他的譯品使國人更多地接觸到外國文學作品,開闊了國人的眼界?梢哉f,他對讀者抱著負責任的態(tài)度。

林譯筆調影響到很多人,甚至一些作家也受到影響,如蘇曼殊取林譯筆調而變化之,自立一派;他的譯品客觀上推動了中外文學的交流,有助于中國文學的發(fā)展、進步?梢哉f,他對文學做出了貢獻。
解析:表明觀點
2
分,分析每點
2
分;若從

認同這一觀點

的角度作答,可酌情給分,最高不超過
4
分。
【思路點撥】回答此類題的前提是對文章內容有準確的理解,尤其要注意兩點:

是盡可能用原文的詞語作歸納。

是防止要點遺漏,要點遺漏,答案不完整。防止方法:

是對相關文字作層次分析;㈡是注意按分值踩點得分,如分值為
8
分的題要點一般不能少于四個,
4
分題一般不能少于兩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51675.html

相關閱讀:葛劍雄《邂逅霍金》閱讀答案
《風雨兼程人生路??追憶我國著名氣象學家陶詩言》閱讀
《子愷漫畫》閱讀答案
《百歲楊絳:坐在人生邊緣,看時間跑、地球轉》閱讀答案
《梁思成的野外考察》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