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孫固字和父》閱讀答案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 ~ 12 題。 孫固字和父,鄭州管城人。幼有立志,九歲讀《論語》,曰: 吾能行此。 徂徠石介一見,以公輔期之,擢進(jìn)士第,調(diào)磁州司戶參軍。從平貝州,為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
~12
題。
孫固字和父,鄭州管城人。幼有立志,九歲讀《論語》,曰:“
吾能行此。”
徂徠石介一見,以公輔期之,擢進(jìn)士第,調(diào)磁州司戶參軍。從平貝州,為文彥博言脅從罔治之義,與彥博意協(xié),故但誅首惡,余無所及。宰相韓琦知其賢,諭使來見,固不肯往。琦益器重之,引為編修中書諸房文字。
治平中,神宗為潁王,以固侍講;及為皇太子,又為侍讀。至即位,擢工部郎中。種諤取綏州,固知神宗志欲經(jīng)略西夏,欲先事以戒,即上言:“
待遠(yuǎn)人宜示之信,今無名舉兵,非計之得。愿以漢韓安國、唐魏征論兵之略,參校同異,則是非炳然矣。兵,兇器也,動不可妄,妄動將有悔。”
大臣惡其說,出知澶州。
還知審刑院。神宗問:“
王安石可相否?”
對曰:“
安石文行甚高,處侍從獻(xiàn)納之職,可矣。宰相自有其度,安石狷狹少容。必欲求賢相,呂公著、司馬光、韓維其人也。”
凡四問,皆以此對。及安石當(dāng)國,更法度,固數(shù)議事不合。青苗法出,又極陳其不便。及韓琦疏至,神宗感動,謂固曰:“
朕熟計之,誠不便。”
固出語執(zhí)政曰:“
及上有意,宜亟圖之,以福天下。”
既而竟從安石。
哲宗即位,以正議大夫知河南府,徙鄭州。元?二,召除侍讀,拜門下侍郎。哲宗與太皇太后矜其高,每朝會豫節(jié)拜儀,聽休于幄次。因數(shù)乞骸骨,太皇太后曰:“
卿,先帝在東宮時舊臣。今帝新聽政,勉留輔導(dǎo);或體中未安,取文書于家治之可也。”
固感激,強(qiáng)起視事,復(fù)知樞密院事,累官右光祿大夫。五,卒,七十五。哲宗、太皇太后皆出聲泣。輟視朝二日,贈開府儀同三司,謚曰溫靖。
固宅心誠粹,不喜矯亢,與人居久而益信。故更歷夷險,而不為人所疾害。嘗曰:“
人當(dāng)以圣賢為師”
又曰:“
以愛親之心愛其君,則無不盡矣。”
司馬光退處,固每勸神宗召歸;及光為陳州,過鄭,固與論天下大事至數(shù)十,曰:“
公行且相,宜視先后緩急審處之。”
傅堯俞銘其墓曰:“
司馬公之清節(jié),孫公之淳德,蓋不言而信者也。”
世以為確論。

(節(jié)選自《宋史》卷三百四十一·
列傳第一百)

注:①
宅心:把心思放在某事物上。②
矯亢:故意與眾不同,借以抬高自己。
9
.對下列句了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引為編修中書諸房文字
引:推薦
B
.則是非炳然矣
炳:顯著
C
.朕熟計之,誠不便
熟:仔細(xì)
D
.哲宗與太皇太后矜其高
矜:憐憫
10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為文彥博言脅從罔治之義
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
B
.以正議大夫知河南府
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C
.取文書于家治之可也
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
D
.以愛親之心愛其君,則無不盡矣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11
.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直接體現(xiàn)孫固為人“
真誠純正”
的一組是

幼有立志,九歲讀《論語》,曰:“
吾能行此。”

宰相韓琦知其賢,諭使來見,固不肯往

固知神宗志欲經(jīng)略西夏,欲先事以戒,即上言

及安石當(dāng)國,更法度,固數(shù)議事不合

每朝會豫節(jié)拜儀,聽休于幄次

公行且相,宜視先后緩急審處之
A
.①③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②④⑥
12
.下列對原文有天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孫固從小就立志要推行《淪語》的主張;平定貝州時孫固提出脅從者不治罪的建議與文彥博的意見相同,所以只是把首犯誅殺。
B
.孫固得知宋神宗想謀取西夏的打算后就上書勸誡,認(rèn)為戰(zhàn)爭是危險的事,不能輕舉妄動;人臣討厭他的主張,就讓他出朝任職。
C
.孫固認(rèn)為王安石文學(xué)才能很高,但心胸狹隘缺少寬容,不能做宰相;王安石執(zhí)政后進(jìn)行變革,孫固開始時反對,最終卻同意了。
D
.孫固多次請求退休,太皇太后懇請他留下來輔佐哲宗;孫固去世時,哲宗、太皇太后都非常悲痛,并為之停止臨朝聽政二日。
13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
分)

(1
)待遠(yuǎn)人宜示之信,今無名舉兵,非計之得。(3
分)

(2
)故更歷夷險,而不為人所疾害。(3
分)
(3
)傅堯俞銘其基曰:“
司馬公之清節(jié),孫公之淳德,蓋不言而信者也。”
(4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9
.B 10
.D 11
.D 12
.C
13
.(1
)對待遠(yuǎn)方的人應(yīng)該表現(xiàn)出誠信,現(xiàn)在沒有名目就發(fā)動戰(zhàn)爭,不是合適的計策。(3
分。示,顯示,表現(xiàn)出。舉兵,發(fā)動戰(zhàn)爭。“
計之得”
即“
得之計”
,得,恰當(dāng),合適)
(2
)所以經(jīng)歷了平安與危險,卻不被他人嫉恨陷害。(3
分。更歷,經(jīng)歷。疾害,嫉恨陷害。為……
所,被動句式。另外要注意:故,所以;夷險,平安與危險,危險;而,卻)
(3
)傅堯俞為他作墓志銘說:“
司馬公的清高氣節(jié),孫公的淳樸美德,是不說也會使人相信的。”
(4
分。銘:為動用法,為……
作銘。清節(jié),清高氣節(jié)。淳德,淳樸美德。者也,判斷句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52862.html

相關(guān)閱讀:“皇甫規(guī),字威明”閱讀答案及翻譯
《與元九書(節(jié)選) 白居易》閱讀答案及譯文
《孟子》選段“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閱讀答案
“王丹字仲回”閱讀答案及譯文
《武昌九曲亭記》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