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袁樞,字機仲》閱讀答案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 7 題。 袁樞,字機仲,建之建安人。幼力學,嘗以《修身為弓賦》試國子監(jiān),周必大、劉珙皆期以遠 器。試禮部,詞賦第一人,教授興化軍。 為禮部試官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7
題。

袁樞,字機仲,建之建安人。幼力學,嘗以《修身為弓賦》試國子監(jiān),周必大、劉珙皆期以遠
器。試禮部,詞賦第一人,教授興化軍。

為禮部試官。常喜誦司馬光《資治通鑒》,苦其浩博,乃區(qū)別其事而貫通之,號《通鑒紀事本
末》。參知政事龔茂良得其書奏于上孝宗讀而嘉嘆以賜東宮及分賜江上諸帥且令熟讀日治道盡
在是矣

他日,上問袁樞何官,茂良以實對,上日:“可與寺監(jiān)簿。”于是以大宗正簿召登對,即因史書
以言日:“臣竊聞陛下嘗讀《通鑒》,屢有訓詞,見諸葛亮論兩漢所以興衰,有戒,垂法萬世。”遂歷
陳往事,自漢武而下至唐文宗,偏聽奸佞,致于禍亂。上日:“朕不至與此曹圖事帷幄中。”樞謝
日:“陛下之言及此,天下之福也。”

兼國史院編修官,分修國史傳。章悼家以其同里,宛轉請文飾其傳,樞日:“吾為史官,書法
不隱,寧負鄉(xiāng)人,不可負天下后世公議。”時相趙雄總史事,見之嘆日:“無愧古良史。”

遷大理少卿。通州民高氏以產(chǎn)業(yè)事下大理,殿中侍御史冷世光納厚賂曲庇之,樞直其事以
聞,人為危之。上怒,立罷世光,以朝臣劾御史,實自樞始。詔權工部侍郎。因論大理獄案請外,
有予郡之命,既而貶兩秩,寢前旨
。光宗受禪,敘復元官。

擢右文殿修撰、知江陵府。江陵瀕大江,歲壞為巨浸,民無所托。楚故城楚觀在焉,為室廬,
徙民居之,以備不虞。種木數(shù)萬,以為捍蔽,民德之。開禧元,卒,七十五。

創(chuàng)作《易傳解義》及《辯異》《童子問》等書藏于家。

(選自《宋史·袁樞傳》,有刪改)
4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參知政事龔茂良得其/書奏于上/孝宗讀而嘉嘆/以賜東宮及分賜江上諸帥/且令熟讀/

日/治道盡在是矣/
B
.參知政事龔茂良得其書/奏于上/孝宗讀而嘉嘆/以賜東宮及分賜江上/諸帥且令熟讀/

日/治道盡在是矣/
C
.參知政事龔茂良得其書/奏于上孝宗讀/而嘉嘆以賜東宮及分賜江上諸帥/且令熟讀/

日/治道盡在是矣/
D
.參知政事龔茂良得其書/奏于上/孝宗讀而嘉嘆/以賜東宮及分賜江上諸帥/且令熟讀/

日/治道盡在是矣/
5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國子監(jiān),我國封建時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機關,在有的朝代兼為最高學府。
B
.教授,學官名。始于宋代,為講解經(jīng)義、掌管課試的一種文職官員。
C
.禮部,中國古代官署,掌管國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貢舉、戶籍等事項。
D
.受禪,是中國古代推舉部落首領的一種方式。文中指新皇帝接受舊皇帝讓給的帝位。
6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袁樞文才突出,學識淵博。他少時努力學習,周必大等人看好他的前程;他考詞賦第

一名,喜愛《資治通鑒》,并改編了這部著作,且著述豐富。
B
.袁樞積極進言,敢于彈劾權貴;实坳P心提拔袁樞,袁樞借史事勸誡皇帝。御史冷世光

違法亂紀,袁樞彈劾他,認為冷是個危險人物,最終冷被罷免。
C
.袁樞為人正直,修史秉筆直書。他負責修國史,章悖是他的同鄉(xiāng),向他委婉請求修飾白

己的傳記,被袁樞嚴詞拒絕,宰相趙雄知道后贊賞了袁樞。
D
.袁樞為民辦實事,體恤百姓。他在江陵任職,江陵靠近長江,每遭受水患,百姓遭殃;

他建房子安置百姓,種樹木防備水災,百姓感激他。
7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0
分)
(1)
屢有訓詞,見諸葛亮論兩漢所以興衰,有戒,垂法萬世。(
5
分)

譯文:
(2)
因論大理獄案請外,有予郡之命,既而貶兩秩,寢前旨。(
5
分)

譯文: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4

D(
原文標點:參知政事龔茂良得其書,奏于上,孝宗讀而嘉嘆,以賜東宮及分賜江上諸帥,且令熟讀,日:“治道盡在是矣。”
)
5

C(
戶籍應該是由戶部掌管
)
6

B(
“認為冷是個危險人物”錯,原文“人為危之”的意思是大家替袁樞擔心
)
7

(1)
多次有教導的話,看到諸葛亮談論兩漢興衰的原因,有告誡,流傳示范萬世。(得分點:屢、訓、所以、垂各
1
分,句意
1
分)
(2)
由于議論大理寺案件請求調外地就職,有給他郡守的任命,接著貶官兩級,停止以前的任命。(得分點:予、既而、寢、旨各
1
分,句意
1
分)

參考譯文:

袁樞,字機仲,建寧府建安縣人。少時努力學習,曾經(jīng)用《修身為弓賦》在國子監(jiān)應試,周必大、劉珙都用
遠大前程期許他。參加禮部考試,考詞賦第一名,擔任興化軍教授。

擔任禮部試官。喜愛誦讀司馬光的《資治通鑒》,苦惱它盛大廣博,于是辨別它里面的事件而貫穿在一起,
稱為《通鑒紀事本末》。參知政事龔茂良得到他的書,獻給皇帝,孝宗讀了嘉獎贊嘆,拿來賜給太子以及沿江各
將帥,而且命令他們熟讀,說:“治國的方法都在這里。”

后來有一天,皇帝問袁樞現(xiàn)任什么官,龔茂良按實回答,皇帝說:“可以任他為寺監(jiān)簿。”于是憑著大宗正簿
的身份上朝對答皇帝的詢問,就根據(jù)史書進言說:“我私下聽說陛下曾讀《通鑒》,多次有教導的話,看到諸葛亮
談論兩漢興衰的原因,有告誡,流傳示范萬世。”于是依次陳述古代的事,從漢武帝以后到唐文宗,偏聽邪惡人的
話,造成禍亂;实壅f:“我不至于和這些人在朝廷策劃國事。”袁樞道歉說:“陛下的話說到這里,是天下人的福
氣。”

兼任國史院編修官,分工負責國史傳記。章悖因為是袁樞的同鄉(xiāng),委婉地請求袁樞用文辭修飾他的傳記,
袁樞說:“我是史官,記載史事的原則是不隱瞞,寧愿對不起老鄉(xiāng),不可以對不起天下后世的公正的評論。”當時
宰相趙雄總管修史的事,見到這事感嘆說:“不愧于古代的優(yōu)秀史官。”

升任大理少卿。通州百姓高氏因為產(chǎn)業(yè)的事被關進大理獄,殿中侍御史冷世光接受巨額賄賂偏斜包庇高
氏,袁樞原原本本地把事情報告皇帝,大家替袁樞擔心;实凵鷼,立即罷免了冷世光,以朝廷官員的身份彈劾
御史,實際上是從袁樞開始的。朝廷下詔讓袁樞代理工部侍郎。由于議論大理寺案件請求調外地就職,有給他
郡守的任命,接著貶官兩級,停止以前的任命。光宗繼位,恢復原來的官職。

提拔為右文殿修撰、江陵府知府。江陵靠近長江,每被沖垮成一片汪洋,百姓無處安身。楚國的舊城楚
觀還在,建草房,遷移百姓居住在那里,以防備意外之事。種樹木幾萬株,作為屏障,百姓感激他。開禧元,去
世,享七十五歲。

創(chuàng)作《易傳解義》和《辯異》《童子問》等書藏在家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53508.html

相關閱讀:“羅亨信,字用實,東莞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王琚,懷州河內人”閱讀答案及翻譯
“慈圣光獻曹皇后,真定人”閱讀答案及翻譯
蘇洵《名二子說》閱讀答案附翻譯
《張昭,字潛夫》閱讀答案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