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焦菊隱與《茶館》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記敘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焦菊隱與《茶館》 宋玉珍 說到中國話劇,特別是 1949 以后,人們錯不開的話題是北京人藝;說到北京人藝,一個繞不開的名字是焦菊隱。 1949 以后,焦菊隱的藝術生命與北京人民 焦菊隱與《茶館》
宋玉珍
說到中國話劇,特別是
1949
以后,人們錯不開的話題是北京人藝;說到北京人藝,一個繞不開的名字是焦菊隱。
1949
以后,焦菊隱的藝術生命與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他導演的第一個戲是老舍的劇本《龍須溝》。為了統(tǒng)一這個雜牌軍的創(chuàng)作方法,焦菊隱決定運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劇方法,從體驗生活、培養(yǎng)

心象

、進入角色、化為形象的途徑,建立起他們和諧、一致的新的演劇觀念。焦菊隱一面花大力氣修改老舍的劇本,一面動員演員們進入龍須溝去體驗生活。
在龍須溝,演員們一呆就是兩個多月,他們觀察、體驗、熟悉人物,并根據(jù)焦菊隱的要求,寫出了很多觀察日記和角色小傳,每周向導演匯報一次。對于演員們交上來的文字材料,焦菊隱都做了認真、仔細的批示。在排戲時,焦菊隱有意識地要消滅演員演戲的感覺,要求他們從人物出發(fā),進入規(guī)定情景,實現(xiàn)舞臺的

一片生活


最能體現(xiàn)焦菊隱導演功力的,應當是話劇《茶館》。
提起焦菊隱與老舍的再度合作,還有一段劇壇佳話呢。原來,在排演《龍須溝》時,焦菊隱就親自動手刪改老舍的劇本,舒乙回憶說:

原劇中
75
%的臺詞都被焦菊隱給改動過了,劇院里還印了一個白皮的演出本,署上了焦菊隱的名字。這讓老舍不高興了,他堅持要出文學本。老舍說,人家是專家,他把我的戲劇結構給拆了。后來老舍寫的《方珍珠》就拿給了中國青藝術劇院去演。但是,他們最終發(fā)現(xiàn),只有他們兩個人的合作才是最合適的!恫桊^》讓兩個人又走到了一起。

其實,焦菊隱對老舍是很尊重的,他逢人便說:

老舍先生的劇本是一座金山,越往里挖金子越多。

那么對于《茶館》這座金山,他是怎么挖掘的呢?
從二度創(chuàng)作出發(fā),焦菊隱仍舊幫助老舍整理劇本,他根據(jù)舞臺的動作節(jié)奏要求,對臺詞進行前后順序的調整,認真挖掘臺詞背后的動作性和人物的心理特征,力求使每個人物都形象鮮明,氣韻生動。在第一幕的開場,焦菊隱增加了
20
多個茶客,著意渲染大茶館在繁盛期紛繁、繚亂、熙熙攘攘的場面。第一幕里出現(xiàn)了個吃洋教的小惡霸馬五爺,本來不過短短的幾句臺詞,一個明顯的過場人物,但焦菊隱卻讓這個形象在舞臺上變得豐富起來:馬五爺傲慢地坐在雅座里,他只一句話就讓兩個潑皮服了軟,他目中無人地走過一排茶桌,聽見教堂鐘聲,他立即收住腳步,煞有介事地在胸前畫起了十字。就是這么幾個焦菊隱加進去的舞臺動作,一下子把吃洋教的人的威風盡顯無遺。第一幕結尾時,太監(jiān)娶老婆的丑劇已經演完,這時兩位下棋的茶客,突然來了一句

將!你完了!

一切盡在不言中,大幕就此關閉,這同樣表現(xiàn)了焦菊隱對藝術韻味的追求。
據(jù)鄭榕回憶,《茶館》第一幕,先生讓演員以茶客的身份去體驗生活,在寫出了觀察筆記和人物小傳之后,反復做小品,設計彼此間聊天的話題。有一天排開場的戲,先生讓大家盡情發(fā)揮,后臺的音響效果也配合著轟鳴起來。先生聽著,看著,然后發(fā)出指令,讓這一桌的聲音再大一點,讓那一桌的聲音弱一點。他像個交響樂的指揮大師一樣,讓舞臺上形成了多個聲部,各個聲部此起彼伏,在他的調理下,非常富有層次。如果《茶館》是一部交響樂,那么每一個細節(jié)、每一個聲部都和諧地建構著一個整體。

1958
首演至今,《茶館》已經演出
500
多場了,不僅在法、德、美、日、新加坡等國獲得了國際聲譽,被譽為

東方舞臺藝術的奇葩

,而且創(chuàng)造了一臺戲劇經久不衰的藝術魔力。
(
節(jié)選自《傳記文學》,


1

)
13.
下列關于文章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
分)
A.“
說到北京人藝”
,繞不開的是焦菊隱,是因為他成功地導演了很多話劇,特別是被譽為“
東方舞臺藝術的奇葩”
的《茶館》,為中國當代話劇贏得了極高的國際聲譽。
B.
因為焦菊隱是專家,所以他在導演《龍須溝》時,花大力氣親自動手刪改老舍的劇本,把原劇中75
%的臺詞都給改動過,還在《龍須溝》署上了焦菊隱的名字。
C.
焦菊隱導演為“
馬五爺”
加上“
畫起了十字”
的舞臺動作,使得“
馬五爺”
這個形象在舞臺上變得豐富起來,盡顯了吃洋教人的威風,體現(xiàn)了焦菊隱高超的導演藝術。
D.
《茶館》的成功在于作家老舍很好地利用了豐富的生活資源,進行了獨到的藝術創(chuàng)作,而導演焦菊隱對于這座金山的挖掘,也顯示其二度創(chuàng)作的膽識與功力。
E.
如果說《茶館》是一部交響樂,那么焦菊隱就是交響樂的指揮大師。文中記述他指導排演《茶館》第一幕開場戲的情景,運用了比喻手法,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出其深厚的導演功底。
14.
焦菊隱一直把導演看作是一種二度創(chuàng)造的藝術,請簡要分析本文是如何突出表現(xiàn)這一點的。(4
分)
15.
從本文看,《茶館》的演出如此成功,給了你哪些啟示?請簡要說明分析。(6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3.

A B ( A.
焦菊隱除了成功地導演話劇,還為北京人藝做出其他貢獻,如排演方法等,焦菊隱的藝術生命與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 B.
原文沒有這樣的因果關系,焦菊隱署名的也不是《龍須溝》而是白皮的演出本 )
14
. ①
正面敘寫他在導演《龍須溝》時,除了修改劇本外,還要求演員們進入龍須溝體驗生活,寫觀察日記和角色小傳,并每周向導演匯報一次,在排戲時要求他們實現(xiàn)舞臺的“
一片生活”
。 ②
插入舒乙的回憶,敘述了焦菊隱與老舍二人從“
矛盾”
到合作,從側面肯定了焦菊隱導演對老舍作品的二度創(chuàng)作。

以第一幕為例,正面詳寫他是怎么挖掘《茶館》這座金山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的。 ④ 根據(jù)鄭榕回憶,記述他指導排演《茶館》第一幕開場戲的情景,運用了比喻手法,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出其二度創(chuàng)作的深厚的功底。(
答出一點得1
分 )
15
. ①
有創(chuàng)新精神,敢于“
二度創(chuàng)作” (
再創(chuàng)作)
,真能“
二度創(chuàng)作”
,才能成功。②
有坦蕩胸懷,導演與原作者真誠合作,才能成功。③
能深入生活實際,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才能成功。④ 其它如敬業(yè)的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等等。(
能就其中兩點結合例子簡析即可,一點3
分。如有其他說法,言之成理亦可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55092.html

相關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回憶魯迅先生》有答案
《在開滿野花的小島上??紀念海子》閱讀答案及解析
實用類文本閱讀《馬君武》
《跑警報》閱讀及答案
《“如果對苦難冷漠,你就不配當記者”》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