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納推理的定義:
根據一類事物的部分對象具有某種性質,推出這類事物的所有對象都具有這種性質的推理,叫做歸納推理(簡稱歸納)。歸納是從特殊到一般的過程,它屬于合情推理;
類比推理的定義:
由兩類對象具有某些類似特征和其中一類對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類對象也具有這些特征的推理,叫做類比推理(簡稱類比)。類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類比推理的一般步驟:
(1)找出兩類事物之間的相似性或一致性;
(2)用一類事物的性質去推測另一類事物的性質,得出一個明確的命題(猜想);
(3)一般地,事物之間的各個性質之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制約的。如果兩個事物在某些性質上相同或類似,那么它們在另一些性質上也可能相同或類似,類比的結論可能是真的;
(4)在一般情況下,如果類比的相似性越多,相似的性質與推測的性質之間越相關,那么類比得出的命題就越可靠。
歸納推理的一般步驟:
①通過觀察個別情況發(fā)現某些相同性質;
②從已知的相同性質中推出一個明確表達的一般性命題(猜想).
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的特點:
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都是根據已有的事實,經過觀察、分析、比較、聯想,再進行歸納、類比,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統(tǒng)稱為合情推理。
歸納推理的應用方法:
歸納推理是由部分到整體、由個別到一般的推理,要注意探求的對象的本質屬性與因果關系.與數列有關的問題,要聯想等差、等比數列,把握住數的變化規(guī)律.
類比推理的應用方法:
合情推理的正確與否來源于平時知識的積累,如平面到空間、長度到面積、面積到體積、平面中的點與空間中的直線、平面中的直線與空間巾的平面.
相關高中數學知識點:演繹推理
演繹推理的定義:
從一般性的原理出發(fā),推出某個特殊情況下得結論,我們把這種推理稱為演繹推理。演繹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演繹推理的一般模式:
“三段論”,
(1)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
(2)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況;
(3)結論??根據一般原理,對特殊情況做出的判斷。
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的區(qū)別與聯系:
合情推理 | 演繹推理 | ||
主要區(qū)別 | 常用形式 | 歸納、類比 | 三段論 |
思維過程的方向 | 歸納推理是從部分到整體,從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類比推理是從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 從一般性的知識的前提推出一個特殊性的知識的結論,即從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 |
前提與結論聯系的性質 | 結論超過了前提所斷定的范圍,其結論具有或然性 | 結論不超過前提所斷定的范圍,前提和結論的聯系是必然的 | |
應用 | 不能作為數學證明的工具,但它具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對于數學結論的發(fā)現十分有用 | 可以作為數學證明的工具,缺少創(chuàng)造性,但它嚴密的論證有助于科學的理論化和系統(tǒng)化 | |
主要聯系 | 兩者緊密聯系,互相依賴,互為補充 |
“三段論”可以表示為:
大前提:M是P.
小前提:S是M,
結論:S是P.
利用集合知識說明“三段論”:
若集合M的所有元素都有性質P,S是M的一個子集,那么.S中的所有元素也都具有性質P.
演繹推理的應用方法:
“三段論”是演繹推理的一般模式,其中第一段稱為“大前提”,指一個一般原理.第二段稱為“小前提”,指一種特殊情況.第三段稱為“結論”,指所得結論.當大前提很顯然時,常省略不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55465.html
相關閱讀:合理使用媒體,優(yōu)化數學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