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陸游字務(wù)觀,名游,山陰人。蓋母氏夢秦少游
①
而生公,故以秦名為字而字其名。或曰公慕少游者也。紹興末始賜第。學(xué)詩于茶山曾文清公。嘗從紫巖張公游,具知西北事。天資慷慨,喜任俠,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結(jié)中原豪杰以滅敵。自商賈、仙釋、詩人、劍客,無不?交游;聞δ,作為歌詩,皆寄意恢復(fù)。書肆流傳,或得之以御孝宗。上乙
②
其處而韙之,旋除刪定官
;蛞善浣挥畏穷,為論者所斥。上憐其才,旋即復(fù)用。上手批以出,陸游除禮部郎。上之除目,自公而止,其得上眷如此。公早求退,往來若耶、云門,留賓款洽,以觴詠?zhàn)詩省?u>官已階中大夫,遂致其仕,誓不復(fù)出。韓?胄固欲其出,公勉為之出。韓喜陸附己,至出所愛四夫人擘阮琴起舞,索公為詞,有
“
飛上錦?紅縐
”
之語。又命公勺青衣泉,旁有唐開成道士題名,韓求陸記,記極精古,且以坐客皆不能盡一瓢,惟游盡勺,且謂掛冠復(fù)出,不惟有愧于斯泉,且有愧于開成道士云。先是,慈福賜韓以南園,韓求記于公。公記云:
“
天下知公之功而不知公之志,知上之倚公而不知公之自處。公之自處與上之倚公,本自不侔
③
。
”
蓋寓微詞也。又云:
“
游老,謝事山陰澤中。公以手書來,曰:‘
子為我作《南園記》。’
豈取其無諛言,無侈辭,足以導(dǎo)公之志歟!
”
公已賜丙第人謂公探孝宗恢復(fù)之志故作為歌詩以恢復(fù)自期至公之終猶留詩以示其家云王師克復(fù)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則公之心方暴白于易簀
④
之時矣
。
(選自葉紹翁《四朝聞見錄
·
陸放翁》,有刪節(jié))
【注】
①
秦少游:宋代詞人,名觀,字少游。
②
乙:畫
“
乙
”
字形狀的記號,從前讀書時常用到,主要用來表示停頓或修改。
③
侔:音m
óu,
相等。
④
易簀:指彌留之際。
17
.對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
其得上眷如此
親屬
B.
知上之倚公而不知公之自處
處理
C.
蓋寓微詞也
細(xì)微
D.
足以導(dǎo)公之志歟
開導(dǎo)
18
.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A.
故以秦名為字而字其名
留賓款洽,以觴詠?zhàn)詩?br />B.
為
論者所斥
公勉為之出
C.
上之除目,自公而止
知上之倚公而不知公之自處
D.
其
得上眷如此
韓?胄固欲其出
19
.下列各句,都能表現(xiàn)陸放翁以
“
克復(fù)中原
”
為己任的一組是
①
嘗從紫巖張公游,具知西北事
②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結(jié)中原豪杰以滅敵
③
上手批以出,陸游除禮部郎
④留賓款洽,以觴詠?zhàn)詩?br />⑤
慈福賜韓以南園,韓求記于公
⑥至公之終猶留詩以示其家云
A.
①②⑥ B.
②④⑤ C.
①③④ D.
③⑤⑥
20
.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有人說,陸游的母親在生他前夢見了秦少游,所以就用秦少游的名和字分別作為陸游的字和名。
B.
孝宗皇帝喜歡陸游的詩作,愛惜他的才華,不顧朝廷中一些官員的反對,仍然任用陸游為官。
C.
陸游官至中大夫之后,為了進(jìn)一步實現(xiàn)自己抗金的愿望,他與韓?胄聯(lián)合起來,共同商討計策。
D.
韓?胄親自寫信請求陸游為南園撰寫題記,陸游寫下了《南園記》,當(dāng)中隱含了對韓?胄的不滿。
21
.?dāng)嗑浜头g。(10
分)
(1
)用
“
/
”給下列文段斷句。(4
分)
公已賜丙第人謂公探孝宗恢復(fù)之志故作為歌詩以恢復(fù)自期至公之終猶留詩以示其家云王師克復(fù)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則公之心方暴白于易簀之時矣。
(2
)翻譯下面的句子。(6
分)
①
上乙其處而韙之,旋除刪定官。(3
分)
②
官已階中大夫,遂致其仕,誓不復(fù)出。(3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7
.D18
.B19
.A20
.C
21
.(1
)公已賜丙第/
人謂公探孝宗恢復(fù)之志/
故作為歌詩/
以恢復(fù)自期/
至公之終/
猶留詩以示其家云/
王師克復(fù)中原日/
家祭毋忘告乃翁/
則公之心//
方暴白于易簀之時矣(每錯、漏2
處扣1
分)
(2
)
①
皇上勾畫圈點(diǎn)他的詩作并且贊賞他的詩,立即決定授予他刪定官的官職。(
“
韙、除
”
各1
分,句意1
分)
②
他的官位已經(jīng)升到了中大夫,就辭官退休了,發(fā)誓不再出來做官。(
“
階、致仕
”
各1
分,句意1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57505.html
相關(guān)閱讀:文言文閱讀:皮龍榮字起霖
《資政殿學(xué)士戶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銘并序》閱讀答案及翻譯
“吏部侍郎李林甫,柔佞多狡數(shù)”閱讀答案及翻譯
“又《詩》人綜韻,率多清切!遍喿x答案及翻譯
《書褒城驛壁(唐)孫樵》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