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題。
捷,是中夏鐘元常之倫也。劉璋時,舉孝廉,為魚復長,還州署從事,領帳下司馬。張飛自
荊州由墊江入,璋授裔兵,拒張飛于德陽陌下,軍敗,還成都。為璋奉使詣先主,先主許以
禮其君而安其人也,裔還,城門乃開。先主以裔為巴郡太守,還為司金中郎將,典作農(nóng)戰(zhàn)之
器。先是,益州郡殺太守正昂,耆帥①
雍閣恩信著于南土,使命周旋,遠通孫權。乃以裔為
益州太守,徑往至郡。鬮遂趑趄!不賓,假鬼教曰:“
殺,令縛與吳。”
于是遂送裔于權。
會先主薨,諸葛亮遣鄧芝使吳,亮令芝言次可從權請裔。裔自至吳數(shù),流徙伏匿,權未
之知也,故許芝遣裔。裔臨發(fā),權乃引見,問裔日:“
蜀卓氏寡女,亡奔司馬相如,貴上風俗
何以乃爾乎?”
裔對日:“
愚以卓氏之寡女,猶賢于買臣之妻。”
權又謂裔日:“
君還,必用事
西朝,終不作田父于閣里也,將何以報我?”
裔對日:“
裔負罪而歸,將委命有司。若蒙僥幸
得全首領,五十八已前父母之也,自此已后大王之賜也。”
權言笑歡悅,有器裔之色。裔出
閣,深悔不能陽愚,即便就黯,倍道兼行。權果追之,裔已入永安界教十里,追者不能及。
既至蜀,丞相亮以為參軍,署府事,又領益州治中從事。亮出駐漢中,裔以射聲校尉領
留府長吏,常稱日:“
公賞不遺遠,罰不阿近,爵不可以無功取,刑不可以貴勢免,此賢愚
之所以僉忘其身者也。”
其明,北詣亮諮事,送者數(shù)百,車乘盈路,裔還書與所親日:“
近
者涉道,晝夜接賓,不得寧息,人自敬丞相長史,男子
其談啁流
科,皆此類也。少與犍為楊恭友善,恭早死,遺孤未數(shù)歲,裔迎留,與分屋而居,事恭母
如母。恭之子息長大,為之娶婦,買田宅產(chǎn)業(yè),使立門戶。撫恤故舊,振贍衰宗,行義甚至。
加輔漢將軍,領長史如故。建興八卒。子筆嗣,歷三郡守監(jiān)軍。筆弟都,太子中庶子。
(選自《三國志·
卷四十-
》)
【注】①
趑趄( zlju)
:躊躇不定,懷有二心。②
談啁(tiao)
流速:談吐詼諧機靈敏捷。
4
.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 )
A
.典作農(nóng)戰(zhàn)之器 典:掌管
B
.故許芝遣裔 遣:派遣
C
.深悔不能陽愚 陽:假裝
D
.裔還書與所親日 親:父母
5
.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
分) ( )
A
.外雖澤而內(nèi)實粗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B
.猶賢于買臣之妻 若七鄭而有益于君
C
.男子張君嗣附之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D
.近者涉道,晝夜接賓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邰
6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 )
A
.張裔廣泛涉獵史,曾任魚復、巴郡太守等職。在益州太守人選的問題上,朝廷不用雍閩,而用張裔。雍閣擔心自己交結東吳的事情9l
文露,就借口把張裔打發(fā)到吳國。
B
.張裔應答敏捷,以朱買臣妻子的不賢惠,回應孫權借卓文君私奔之事對蜀地風俗的譏
諷;以五十八歲以前是父母給的生命為由,巧妙回答了孫權提出的報恩問題。
C
張裔談吐幽默詼諧,有一次他要向諸葛亮咨詢事務,臨行時,有數(shù)百人送行,馬車滿
街都是。張裔后來寫信給家人說,人們敬重的是丞相長史這個職銜,他為這個職銜累
得要死。
D
張裔十分講義氣,好友楊恭死后,張裔照顧他的家人,并幫助他的后代成家立業(yè)。他
還撫恤故舊,救濟衰落的家族。后來雖然官至輔漢將軍,仍然講義氣。
7
.把原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
分)
(1)
先是,益州郡殺太守正昂,耆率雍閩恩信著于南土,使命周旋,遠通孫權。(5
分)
(2)
公賞不遺遠,罰不阿近,爵不可以無功取,刑不可以貴勢免,此賢愚之所以僉忘其身者也。(5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58216.html
相關閱讀:“顏之儀,字子升”閱讀答案及翻譯
《樗散生傳》閱讀答案及翻譯
《老蘇先生墓志銘》閱讀答案及譯文
“景公之嬖妾嬰子死”閱讀答案及翻譯
“丁丑,俞?在居庸關剽掠,”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