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題。
韋安石,京兆萬人。曾祖孝寬,為周大司空、鄖國公。祖津,隋大業(yè)末為民部侍郎,與元文都等留守洛,拒李密,戰(zhàn)于東門,為密禽。后王世充殺文都而津獨免,密敗,復(fù)歸洛。世充平,高祖素與津善,授諫議大夫,檢校黃門侍郎,陵州刺史,卒。父琬,仕為成州刺史。
安石舉明經(jīng),調(diào)乾封尉,雍州長史蘇良嗣器之。永昌元,遷雍州司兵參軍。良嗣當(dāng)國,謂安石曰:“
大才當(dāng)大用,徒勞州縣可乎?”
薦于武后,擢膳部員外郎,遷并州司馬,有善政,后手制勞問,陟拜德、鄭二州刺史。安石性方重,不茍言笑,其政尚清嚴(yán),吏民尊畏。
久視①
中,遷文昌右丞,以鸞臺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兼太子左庶子,仍侍讀,尋知納言事。時二張②
及武三思寵橫,安石數(shù)折辱之。會侍宴殿中,易之引蜀商宋霸子等博塞③
后前,安石跪奏:“
商等賤類,不當(dāng)戲殿上。”
顧左右引出,坐皆失色,后以安石辭正,改容慰勉。
睿宗立,授太子少保,改封郇國,復(fù)為侍中、中書令,進(jìn)開府儀同三司。太平公主有異謀,欲引安石,數(shù)因其婿唐?邀之,拒不往。帝一日召安石曰朝廷傾心東宮卿胡不察對曰太子仁孝天下所稱且有大功陛下今安得亡國語此必太平公主計也。”
帝矍然曰:“
卿勿言,朕知之。”
主竊聞,乃構(gòu)飛變,欲訊之,賴郭元振保護(hù),免。遷尚書右仆射兼太子賓客、同三品,俄罷政事,留守東都。
會妻薛怨婿婢,笞殺之,為御史中丞楊茂謙所劾,下遷蒲州刺史,徙青州。安石在蒲,太常卿姜皎有所請,拒之。皎弟晦為中丞,以安石昔相中宗,受遺制,而宗楚客、韋溫削相王輔政語,安石無所建正,諷侍御史洪子輿劾舉,子輿以更赦不從。監(jiān)察御史郭震奏之,有詔與韋嗣立、趙彥昭等皆貶,安石為沔州別駕。皎又奏安石護(hù)作定陵,有所盜沒,詔籍其贓。安石嘆曰:“
祗須我死乃已。”
發(fā)憤卒,六十四。開元十七,贈蒲州刺史。天寶初,加贈左仆射、郇國公,謚文貞。二子:陟,斌。(《新唐書》)
【注】①
久視:唐代號。 ②
二張: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張昌宗二兄弟。③
博塞:博戲,下棋的一類的游戲。
4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后王世充殺文都而津獨免 免:幸免
B
.后手制勞問,陟拜德、鄭二州刺史 陟:登高
C
.時二張及武三思寵橫 寵:恃寵
D
.主竊聞,乃構(gòu)飛變 構(gòu):設(shè)計陷害
5
.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組是( )
A
.帝一日召安石曰/
朝廷傾心東宮/
卿胡不察/
對曰/
太子仁孝天下/
所稱且有大功/
陛下今安得亡國/
語此必太平公主計也
B
.帝一日召安石/
曰朝廷傾心東宮/
卿胡不察/
對曰太子/
仁孝天下所稱/
且有大功/
陛下今安得/
亡國語此必太平公主計也
C
.帝一日召安石/
曰朝廷傾心/
東宮卿胡不察/
對曰/
太子仁孝/
天下所稱/
且有大功/
陛下今安得亡國語/
此必太平公主計也
D
.帝一日召安石曰/
朝廷傾心東宮/
卿胡不察/
對曰/
太子仁孝/
天下所稱/
且有大功/
陛下今安得亡國語/
此必太平公主計也
6
.下列對原文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本文敘述了韋安石人生的起伏,有平步青云的時光,輔佐過武后、中宗、睿宗,晚因得罪小人而一再遭誣陷,最后憂憤而亡。
B
.韋安石為人剛正不阿,對倚仗武后寵信而胡作非為的武三思及張易之二兄弟,他也毫不留情,多次指責(zé)羞辱他們。
C
.雍州長史蘇良嗣器重韋安石,向武后舉薦他,韋安石被任命為膳部員外郎,他為官有政績,朝廷經(jīng)過長期的考察,最終提拔他為文昌右丞。
D
.太平公主準(zhǔn)備謀反,想要拉攏韋安石,因韋安石拒絕了她,并且得知韋安石在睿宗那里揭發(fā)她的陰謀,于是想要審訊他。
7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
分)
(1
)安石性方重,不茍言笑,其政尚清嚴(yán),吏民尊畏。(4
分)
(2
)顧左右引出,坐皆失色,后以安石辭正,改容慰勉。(3
分)
(3
)皎又奏安石護(hù)作定陵,有所盜沒,詔籍其贓。(3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59959.html
相關(guān)閱讀:《韓擒字子通,河南東垣人也,后家新安》閱讀答案(附翻譯)
《邪正辨 曾鞏》閱讀答案及翻譯
“ 鐘會字士季,穎川長社人”閱讀答案及翻譯
《李琪,字臺秀》閱讀答案及思路點撥
截冠雄雞志 閱讀答案(江西高考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