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乙】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①人也。少厲②清節(jié),為州里所服。冀州饑荒,盜賊群起,乃以滂為清詔,使案察之。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風(fēng)解印綬去。
后詔三府掾?qū)佗叟e謠言④,滂奏刺史、二千石權(quán)豪之黨二十余人。尚書責(zé)滂所劾猥⑤多,疑有私故。滂對曰:“臣之所舉,自非叨穢⑥奸暴,深為民害,豈以污簡札⑦哉! 以會日⑧迫促,故先舉所急;其未審者,方更參實。若臣言有貳,甘受顯戮。”吏不能詰。
建寧二,遂大誅黨人。詔下,急捕滂等。督郵吳道至縣,抱詔書,閉傳舍⑨,伏床而泣。滂聞之曰:“必為我也。”即自詣獄?h令郭揖大驚,出,解印綬,引與俱亡,滂曰:“滂死則禍塞⑩,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離乎!”
【注】①汝南征羌:郡縣名。
②厲:磨練。
③掾?qū)伲合聦俚墓佟?
④謠言:群眾反映官吏好壞的歌謠。
⑤猥:眾多。
⑥叨穢:貪污腐敗。
⑦簡札:指奏章。
⑧會日:指三公會議的日子。三公,即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
⑨傳舍:驛舍,供外交使節(jié)和傳遞政府文書者休息的地方。
⑩塞:消弭,平息。
9. 下列句中的“以”與“以會日迫促”中的“以”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 以塞忠諫之路也
B. 以其境過清
C. 令辱之,以激怒其眾
D.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10. 下列對甲乙兩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傭耕”交代了陳涉的雇農(nóng)身份,實際上也點明了他領(lǐng)導(dǎo)的這次起義的階級性質(zhì)。B.“嗟乎”一聲嘆息和“鴻鵠之志”的比喻,寓意深遠,充分表現(xiàn)了陳涉非凡的個性和遠大抱負,寫出了他強烈要求改變現(xiàn)狀的雄心壯志,這也點明了他領(lǐng)導(dǎo)起義的思想基礎(chǔ)。
C. 范滂秉公辦事,不徇私情,曾主動上書揭發(fā)依仗權(quán)勢欺壓百姓的刺史、權(quán)豪。
D. 建寧二,皇上下詔緝捕范滂等人。督郵吳道和縣令郭揖的行為表現(xiàn)了對范滂的無比敬仰。
11.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
①輟
耕之壟上
②傭者笑而應(yīng)
曰
③慨然
有澄清天下之志
④引與俱亡
12.
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
茍富貴,無相忘。
②
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風(fēng)解印綬去。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9. B(2分)
10.C (并非主動揭發(fā),而是受詔奉命。)(3分)
11.①停止
③情緒激昂的樣子
④逃跑(每對一個給1分,共4分)
12.①假如有一天誰富貴了,不要忘了彼此不要忘記。(“茍”、“相忘”要翻譯出來)(2分)
②等他到冀州境內(nèi)后,太守、縣令知道自己貪污受賄,聽說范滂來了,都自動辭官而去。(“臧污”、“解印綬”要翻譯出來)(2分)
文言文翻譯。
范滂,字孟博,是汝南征羌人。從小磨礪出高潔的節(jié)操,受到州郡和鄉(xiāng)里人的欽佩,冀州地區(qū)發(fā)生饑荒,盜賊紛紛而起,于是(朝廷)任用范滂為清詔使,派他前去巡行查辦。范滂走馬赴任,慷慨激昂,有澄清天下污穢的志向。到冀州后,太守、縣令知道自己貪污受賄,聽說范滂來了,都自動辭官而去。
不久皇上下詔三府衙門的屬官呈報反映官吏好壞的歌謠,范滂舉奏了二十多個刺史和享有二千石俸祿的權(quán)貴。尚書責(zé)備范滂彈劾的人太多了,懷疑他有私心。范滂回答說:“我檢舉的,如果不是貪污腐敗、奸邪殘暴,深深地禍害百姓的人,(我)難道會因為私心而使奏章受到玷污嗎?因為召開三公會議的日子迫近了,所以我先舉奏了最緊要的;那些沒有查清的,將要進一步查實。如果我的話有與事實不符的地方,我甘愿接受死刑。”(負責(zé)審理的)官吏無話可說了。
建寧二,朝廷大肆誅殺鉤黨之人。詔書下達,緊急緝捕范滂等人。督郵吳道到縣,手捧詔書,(把自己)關(guān)在傳舍(驛舍,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65160.html
相關(guān)閱讀:歐陽修《吉州學(xué)記》閱讀答案附翻譯
請分別概括晨門和桀溺對孔子的評價。(3分)
“王叔?為人雅正,交不茍合”閱讀答案及翻譯
請簡要說明你對孔子的“恕”的理解。
《子瞻和陶溯明詩集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