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為君難論下 歐陽修》閱讀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為君難論下 歐陽修 即與兵二十萬,使伐荊。王翦遂謝病,退老于頻陽。已而信大為荊人所敗,亡七都尉而還。 始皇大慚,自駕如頻陽謝翦,因強起之。 翦曰:必欲用臣,非六十萬不可 為君難論下

歐陽修
即與兵二十萬,使伐荊。王翦遂謝病,退老于頻陽。已而信大為荊人所敗,亡七都尉而還。始皇大慚,自駕如頻陽謝翦,因強起之。翦曰:“必欲用臣,非六十萬不可。”于是卒與六十萬而往,遂以滅荊。夫初聽其言若不可用,然非如其言不能以成功者,王翦是也。

且聽計于人者宜如何?聽其言若可用,用之宜矣,輒敗事;聽其言若不可用,舍之宜矣,然必如其說則成功。此所以為難也。予又以謂秦、趙二主,非徒失于聽言,亦由樂用新進,忽棄老成,此其所以敗也。大抵新進之士喜勇銳,老成之人多持重。此所以人主之好立功名者,聽勇銳之語則易合,聞持重之言則難入也。若趙括者,則又有說焉。予略考《史記》所書,是時趙方遣廉頗攻秦。頗,趙名將也。秦人畏頗,而知括虛言易與也,因行反間于趙曰:“秦人所畏者,趙括也,若趙以為將,則秦懼矣。”趙王不悟反間也,遂用括為將以代頗。藺相如力諫,以為不可。趙王不聽,遂至于敗。由是言之,括虛談無實而不可用,其父知之,其母亦知之,趙之諸臣藺相如等亦知之,外至敵國亦知之,獨其主不悟爾。夫用人之失,天下之人皆知其不可,而獨其主不知者,莫大之患也。前世之禍亂敗亡由此者,不可勝數(shù)也。
10
.下面各項對加點的詞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人之言非一端


一個方面
B
.王翦遂謝


辭別
C
.每與括言,亦不能屈

屈服
D
.使括將
而攻秦

大將
11
.下面各項加點的詞的意義或用法完全一致的一項是(


A
.非徒失于
聽言
/
因行反間于

B
.于是卒與
六十萬而往
/
每與
括言,亦不能屈
C
.自謂天下莫
能當(dāng)
/
而獨其主不知者,莫
大之患也
D
.將軍老矣,何其
怯也
/
聽其
言若可用,用之宜矣
12
.下面對文章的理解或推斷有誤的一項是(


A
.作者認(rèn)為一個君主最難的不是任用官員,而是如何去分辨和處理臣子的諫言。
B
.本文舉趙括和李信伐楚的故事是分別證明“聽其言則可用,然用之有輒敗人之事者”和“聽其言若不可用,然非如其言不能以成功”的觀點。
C
.作者認(rèn)為秦趙兩國喜歡起用輕人而忽略了有經(jīng)驗的臣子的建議,是他們在戰(zhàn)爭中失利的一個主要原因。
D
.作者也借秦始皇知錯能改,主動去請王翦的事,贊揚了始皇的英明。從而含蓄地規(guī)勸當(dāng)朝皇帝也應(yīng)知錯能改。
13
.翻譯文言語句(
10
分)
①始皇大慚,自駕如頻陽謝翦,因強起之
②初聽其言若不可用,然非如其言不能以成功者,王翦是也
③此所以人主之好立功名者,聽勇銳之語則易合,聞持重之言則難入也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70147.html

相關(guān)閱讀:《王復(fù),字初陽》閱讀答案及翻譯
《烏氏廟碑銘》閱讀答案及翻譯
《顏氏家訓(xùn)?風(fēng)操篇》“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閱讀答案及翻
閱讀《張裔字君嗣》
“張洽字元德,臨江之清江人”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