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地理網資料整理,請繼續(xù)關注地理網
在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能夠吸收地面發(fā)出的(長波)輻射熱量,并部分返還地面,因而使地球溫度升高。這稱為大氣溫室效應。因為溫室氣體使地球增溫的作用很像玻璃使玻璃(花卉)溫室增溫一樣。據理論計算,如果沒有地球大氣,全球地面平均溫度將是零下18.5℃而現(xiàn)在約為15℃。因此大氣溫室效應使地球平均溫度上升了33.5℃之多。
人類自從誕生的二三百萬年來,一直和自然界合諧相處、相安無事?墒牵I(yè)革命開始之后,大量燃燒礦物燃料,向大氣排放了巨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使地球大氣返還給地面的熱量日漸增多。也就是:大氣溫室效應的增強導致了全球變暖。
由于全球變暖尤以高緯度極地增溫為最大,因此將造成極冰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變暖還使全球極端氣候事件和自然災害顯著增多,它們將嚴重影響全球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為此,聯(lián)合國1992年在巴西召開了國際環(huán)境發(fā)展大會。會上通過的《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就是為了共同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可是事情的發(fā)展并不順利,其中主要原因是,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球四分之一的美國自從布什政府上臺后,就以“美國出現(xiàn)經濟滑坡,限制溫室氣體排放對美國經濟發(fā)展不利”的一己私利為理由,宣布拒絕執(zhí)行剛剛通過艱苦談判已經達成具體減排協(xié)議的《京都議定書》。無奈之下,2001年9月,除美國外的其他國家撇開美國締結了《京都議定書》。美國受到了空前的孤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71047.html
相關閱讀:巖石與人類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