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來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中考中,概括題以其新穎的立意、靈活的形式及開放多元的考查思路逐漸成為一種比較成熟的主觀性試題。這種題對考生的閱讀理解分析能力、概括歸納總結能力、知識遷移運用能力、書面表達能力等要求較高。學生在解題中經常出現的偏差和失誤有:材料理解不透徹、把握不全面導致審題不清;基礎知識與基本觀點掌握不牢固導致答案不嚴謹、不完善;書面表達能力欠缺導致敘述不科學、不準確;等等。下面就概括題的類型與解題方法作簡要分析。
一、材料感悟式概括題
此類概括題形式比較靈活,開放性也大大增強。其材料可以是名言警句,也可以是漫畫圖表,還可以是案例或其他材料,只要可以用教材知識進行解釋,或與中學生的生活、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行為習慣等密切相關的材料都可以成題。答案也不拘泥于“規(guī)矩”地說理,可以是道理,也可以是啟示,還可以是對相關問題的評價、感悟等。
例:閱讀漫畫《導游》,然后概括出其中蘊含的道理。
參考答案:
(1)一些游客亂丟垃圾,污染公共場所環(huán)境。
(2)個別公民公德意識差,素質低。
(3)必須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公民道德素質。
(4)我們應該愛護公共環(huán)境衛(wèi)生,尊重社會公德。
試題特點:漫畫反映并諷刺了社會生活中一些公民缺乏社會公德,隨手亂丟垃圾,破壞公共環(huán)境衛(wèi)生的現象。以它作為考題,不僅能夠體現對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考查,而且可以通過考試使學生感悟道理、明辨是非、受到教育、提升道德素質,符合新課改的要求,體現了考試即生活、考試即教育的理念。同時這樣的試題形式新穎,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其發(fā)散思維及概括總結等能力。
解題方法:做好這種概括題的前提是讀懂漫畫或材料,然后結合學過的知識或自己的生活經驗來概括,答案可以是其中蘊含的道理,也可以是從中得到的啟示,或是對這一事件的簡明評價。具體來說,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法來解題:首先,概括出漫畫反映了什么現象或問題;其次,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或問題;再次,尋找解決這些問題或現象的方法和途徑。簡單來說就是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三個角度去思考解答。如從“是什么”的角度思考可以概括為:一些游客亂丟垃圾,污染公共場所環(huán)境。從“為什么”的角度可以概括為:個別公民公德意識差,素質低。從“怎么辦”的角度可以概括為:必須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或:我們應該愛護公共環(huán)境衛(wèi)生,尊重社會公德。
二、道理歸納式概括題
這是一種較為“規(guī)范”的概括題,在前幾年的中考中出現較多。題目內容一般都來源于教材,是一段或一組反映或解釋同一主題的觀點或理論,然后要求考生概括總結它所說明的道理。這類試題可以說是直問直答式簡答題的逆向思維題。
例:從內容上看,憲法規(guī)定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從效力上看,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從制定和修改程序看,憲法比普通法律更為嚴格。
參考答案:
(1)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2)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試題特點:本題的命題思路顯然是對“為什么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這一簡答題的逆向考查,雖然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概括總結能力等,但因為該類試題往往是以理說理,局限了對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這類題因其“規(guī)整性”不可避免地受到教材內容的限制,其靈活性和開放性也會欠缺一些,甚至會導致一些死記硬背的現象,所以近兩年來的中招考題中這類試題已逐漸退出。
解題方法:做好這類題的較好辦法是盡可能地熟悉教材,并注意對重點問題逆向思考。
附檢測題:(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下列各題所蘊含的道理)
1. 觀察下面的漫畫,概括一個道理。
2.中國在朝核、伊核這些重大的國際和地區(qū)問題上,一貫堅持勸和促談的立場;中國對非傳統(tǒng)安全,包括國際上發(fā)生的重大自然災害也采取合作的態(tài)度;去年,在印度洋海嘯時,我們組織了一次最大規(guī)模的國際救援活動;我們已經對世界上44個不發(fā)達國家減免了200億元人民幣的債務,并且在今后三年,要對不發(fā)達國家提供100億美元的優(yōu)惠貸款。
3.觀察下邊的圖表,概括一個道理。
參考答案:
1.一些人損人利己,不注意鄰里團結;颍簜別公民道德素質低,缺乏社會主義榮辱觀;颍何覀儜撘脏徖飯F結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
2.中國堅持和平發(fā)展道路;颍褐袊且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大國。
3.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加快。或:必須重視解決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問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74353.html
相關閱讀:因出現“空城”就要否定新城新區(qū)建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