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題。
章邯軍棘原,項羽軍漳南,相持未戰(zhàn)。
秦軍數(shù)卻,二世使人讓章邯。章邯恐,使長史欣請事。至咸陽,留司馬門三日,趙高不見,有不信之心。長史欣恐,還走其軍,不敢出故道。趙高果使人追之,不及。欣至軍,報曰:“
趙高用事于中,下無可為者。今戰(zhàn)能勝,高必疾妒吾功;戰(zhàn)不能勝,不免于死。愿將軍孰計之。”
陳馀亦遺章邯書曰:“
白起為秦將,南征鄢郢,北坑馬服,攻城略地,不可勝計,而竟賜死。蒙恬為秦將,北逐戎人,開榆中地數(shù)千里,竟斬陽周。何者?攻多,秦不能盡封,因以法誅之。今將軍為秦將三歲矣,所亡失以十萬數(shù),而諸侯并起滋益多。彼趙高素諛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誅之,故欲以法誅將軍以塞責,使人更代將軍以脫其禍。夫?qū)④娋油饩,多?nèi)隙,有功亦誅,無功亦誅。且天之亡秦,無愚智皆知之。今將軍內(nèi)不能直諫,外為亡國將,孤特獨立而欲常存,豈不哀哉!將軍何不還兵與諸侯為從,約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稱孤;此孰與身伏斧質(zhì),妻子為戮乎?”
章邯狐疑,陰使候始成使項羽,欲約。約未成,項羽使蒲將軍日夜引兵渡三戶,軍漳南,與秦戰(zhàn),再破之。
9
.對下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秦軍數(shù)卻,二世使人讓
章邯。
讓:責怪。
B
.開榆中地數(shù)千里,竟
斬陽周。
竟:竟然。
C
.將軍何不還兵與諸侯為從
從:同“縱”,合縱。
D
.無
愚智皆知之。
無:不論。
10
.下列各組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是(
)
A
.①攻城略地,不可勝計,而
竟賜死。
②
吾嘗?
而
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B
.①因
以法誅之。
②然后踐華為城,因
河為池。
C
.①使人更代將軍以
脫其禍。
②
故不積跬步,無
以
至千里;
D
.①分王
其地,南面稱孤。
②然而不王
者,未之有也。
11
.與“而竟賜死”句式相同的一項(
)
A
.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B
.鑄以為金人十二。
C.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
D.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12
. 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章邯的軍隊駐扎在棘原,和駐扎在漳河南的項羽的軍隊,相持未戰(zhàn)。由于秦軍屢屢退卻,秦二世派人來責問章邯。章邯害怕了,派長史司馬欣回朝廷去請示公事。
B.長史司馬欣到了咸陽,被滯留在宮外的司馬門呆了三天,趙高竟不接見,心有不信任之意。他非常害怕,趕快奔回棘原軍中,都沒敢順原路走,趙高果然派人追趕,沒有追上。
C.司馬欣回到軍中,向章邯報告說,趙高在朝廷中獨攬大權(quán),下面的人不可能有什么作為。勸他趕快反叛。
D
.陳馀也給章邯寫了封信,用白起和蒙恬有功卻被殺的事勸告他與諸侯聯(lián)合,訂立和約一起攻秦,共分秦地,各自為王。
13
.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
分)
①章邯狐疑,陰使候始成使項羽,欲約。(3
分)
譯文
②。彼趙高素諛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誅之,故欲以法誅將軍以塞責(4
分)
譯文:
③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師說»(
(3
分)
譯文:
參考答案:
9. B
。最終。
10. D
。名詞做動詞,稱王。(
A.
連詞,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
/
連詞,表修飾關(guān)系。
B.
連詞,表承接關(guān)系
/
介詞,表憑借。
C.
連詞,表目的關(guān)系
/
介詞,表憑借)
11 C
。被動句。例句中
“
賜死
”
隱藏被動關(guān)系。
.
12. C
。司馬欣并沒有勸他反叛。
13. ①章邯狐疑,陰使候始成使項羽,欲約。(3分)
譯文:章邯猶疑不決,秘密派候始成到項羽那里去,想要訂立和約。
②。彼趙高素諛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誅之,故欲以法誅將軍以塞責(4分)
譯文:那趙高一向阿諛奉承,時日已久,現(xiàn)在情勢緊急,他也害怕被二世殺掉,所以就想用秦法殺您,借此搪塞罪責。
③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3分)
譯文:(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覺得羞恥,(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就近乎諂媚!
參考譯文
:
章邯的軍隊駐扎在棘原,項羽的軍隊則屯駐漳水的南面,兩軍對壘相持,尚未交戰(zhàn)。秦軍幾次后撤,二世為此派人去責問章邯。章邯頗為恐懼,遣長史司馬欣前去請示事務(wù)。司馬欣抵達咸陽后,在皇宮的外門司馬門逗留了三天,趙高也不予接見,表示出不信任的意思。長史司馬欣驚恐,奔回他的軍中,不敢再走原路。趙高果然派人來追趕他,但是沒追上。司馬欣回到章邯軍中,報告說:
“
趙高在朝中專權(quán),下面的人沒有能有所作
為的,F(xiàn)在作戰(zhàn)如果能夠獲勝,趙高必定會嫉妒我們的功勞;不能取勝,便免不了一死。希望您對此仔細斟酌!
”
陳馀也寫信給章邯說:
“
白起是秦國的大將,他率軍南征楚國的都城鄢郢,北戰(zhàn)活埋馬服君趙括大軍的降兵,攻城奪地,不可勝數(shù),卻終于被賜死。蒙恬是秦國的大將,他北逐匈奴,開拓榆中之地幾千里,最后在陽周被斬殺。這是為什么呢?是因為功績太多,秦國不能全部給以封賞,就趁機按法誅殺了他們。如今您任秦將已經(jīng)三了,所傷亡損失的兵力也以十萬計,而諸侯國仍蜂擁而起,越來越多。那趙高一向阿諛奉承,時日已久,現(xiàn)在情勢緊急,他也害怕被二世殺掉,所以就想用秦法殺您,借此搪塞罪責;派人替代您,借此逃脫他的災(zāi)禍。您領(lǐng)兵駐在外的時間頗久,朝廷內(nèi)多有仇怨,有功也要被殺,無功也要被殺。況且上天要滅亡秦朝,這是無論愚蠢還是聰慧的人都知道的事情。而今您在內(nèi)不能直言規(guī)勸,在外又將成亡國的將軍,煢煢孑立,卻想要長久地生存,難道不是很可悲嗎!您何不就倒戈與各諸侯軍聯(lián)合,約定共同攻秦,瓜分秦朝的土地而稱王,面向南稱孤道寡呀!這與身伏斧砧遭斬殺,妻子兒女被殺戮相比,哪一個結(jié)局更好。
”
章邯狐疑不決,暗地里派遣名叫始成的偵察官出使項羽軍中,想要簽訂和約。和約未達成,項羽派蒲將軍領(lǐng)兵晝夜兼行地渡過漳水三戶渡口,駐扎在漳水南面,與秦軍交鋒,再次打敗了他們。項羽隨后又統(tǒng)領(lǐng)全軍在污水邊進攻秦軍,大敗敵兵。章邯于是派人求見項羽,想訂立和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79521.html
相關(guān)閱讀:《贈職方員外郎蘇君墓志銘》閱讀答案
《游南岳記》閱讀答案及翻譯
高中文言文《虞延》閱讀答案及譯文
學案 概括和分析孔孟思想內(nèi)涵
閱讀:翟守素,濟州任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