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霖亭記 韓日纘》閱讀答案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甘霖亭記 韓日纘 甘霖亭者,為前太守荊公紀雨也。荊公守惠之明,歲在壬戌,自夏五至秋七月不雨,田疇龜坼,郡之人戚曰: 不有播,其曷有獲? 一月不雨謂之干,再月不雨謂之亢 甘霖亭記
韓日纘
甘霖亭者,為前太守荊公紀雨也。荊公守惠之明,歲在壬戌,自夏五至秋七月不雨,田疇龜坼,郡之人戚曰:“
不有播,其曷有獲?”
一月不雨謂之干,再月不雨謂之亢,一時不雨謂之槁,槁則無歲,無歲是無民也。太守荊公容有蹙曰:“
天于民務殖之也,非天棄民,太守其不勤民,實棄守也!”
于是罪躬簡事,禁酷徙市,損膳惡服。撤蓋謝乘暴赤日中自宮徂郊日行數(shù)十里遍吁于群神。其衷疚,其詞傷,其足?,其形容憔悴。如是者日行之,不雨;旬行之,不雨。行之不輟,爾乃潤風墨云密布并發(fā),淹淹祁祁,自原野達于畎畝,無不優(yōu)渥?足者。三農(nóng)慰望,百谷仰榮,咸歡然謂太守格于天而惠于民?と似皆绞貜埫掀鏋楦柿刂,紳衿之能言者和之。
無何,荊公以內計中考功令,郡之人戚曰:“
民無歲,賴公以有歲,國人望公如望歲焉,奈何奪我公?”
群走藩臬大夫御史臺、都御史臺為公留行。業(yè)裹三月糧,叩閽乞還我良守,不許。荊公去之日,日集萬眾,積公車不得發(fā),兩岸攀號至百里外。時余偕諸薦紳餞公州中,揮涕而別。詩云:“
試看東江兩岸哭,為官何必要封侯?”
郡人乃鳩工程物,作甘霖亭于江之滸。亭成,父老數(shù)十輩造韓子之庭請焉,曰:“
伐石為亭以記太守之澤,不日成之矣。我輩登茲亭也,如瞻顧復焉,愿得子之言以勒諸石。
余曰:“
公之雨我民也,滲漉于閭閻,淪漬于心髓,其為雨也非一日矣,乃公精誠所結,叩于天而天答之,澤于民而民戴之。”
父老徘徊亭下,旦夕必祝。
公名之琦,鎮(zhèn)江丹陽縣人,萬歷甲辰進士。
5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再月不雨謂之亢 再:二,兩個
B
.無歲是無民也 歲:歲月
C
.行之不輟 輟:停止
D
.父老數(shù)十輩造韓子之庭請焉 造:前往
6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
分)
A
.甘霖亭者,為前太守荊公紀雨也。 紳衿之能言者和之。
B
.荊公守惠之明 不日成之矣
C
.太守其不勤民 其形容憔悴。
D
.自原野達于畎畝 滲漉于閭閻
7
.下列對文中劃波浪線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撤蓋謝/
乘暴赤/
日中自宮徂郊/
日行數(shù)十里/
遍吁于群神
B
.撤蓋謝乘暴赤日/
中自宮徂郊/
日行數(shù)十里遍/
吁于群神
C
.撤蓋謝乘/
暴赤日中/
自宮徂郊/
日行數(shù)十里/
遍吁于群神
D
.撤蓋謝乘/
暴赤日中自宮/
徂郊日行/
數(shù)十里遍吁于群神
8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甘霖亭是太守荊之琦為求雨所建,亭子建成十多天后雨就落下,十分靈驗。
B
.求雨得雨,平越太守張孟奇寫詩贊美,當?shù)氐氖考澏颊f寫得好。
C
.在惠州老百姓的盛情挽留和向朝廷申訴下,荊太守終于暫時留了下來。
D
.亭子建成,人們在一塊石碑上刻下了韓日纘對荊太守的歌頌之辭。
9
.根據(jù)具體要求分別完成下列各題。(10
分)
(1
)將文中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7
分)

(3
分)三農(nóng)慰望,百谷仰榮,咸歡然謂太守格于天而惠于民。

(4
分)我輩登茲亭也,如瞻顧復焉,愿得子之言以勒諸石。
(2
)請指出百姓尊敬愛戴荊太守的兩個事例(可摘錄原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話說)。(3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79527.html

相關閱讀:《去宥》閱讀答案附譯文
《禿禿記》閱讀答案及翻譯
《奉天請罷瓊林、大盈注二庫狀(有刪改)》閱讀答案及翻譯
“大將軍爽,驕奢無度,飲食衣服,擬于乘輿”閱讀答案及翻譯
“趙彥,膚施人”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