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游桃源山記》閱讀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游桃源山記 (清)李澄中 ①余讀淵明《桃花源記》,謂其中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如外人,未嘗謂其為先也。 ②庚午秋,余奉使滇南,回道桃川宮。東有桃源山,從小徑入,初甚狹,久 游桃源山記
(清)李澄中
①余讀淵明《桃花源記》,謂其中“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如外人,未嘗謂其為先也。
②庚午秋,余奉使滇南,回道桃川宮。東有桃源山,從小徑入,初甚狹,久之至八卦亭。亭前多古碑,率斑駁不可讀。東上有方石,為遇仙橋,水流其下,甚甘洌。南岸多方竹,有亭,今廢。乃用兩童子扶掖,策杖緣磴道,側(cè)足石齒間。數(shù)折得平臺,延袤可丈許,有石幾,列石墩三。東壁懸泉下注,?流蒼沙中,求所謂“雞犬”、“桑麻”者,蓋杳不可得矣。土人曰:“南峰下故有洞口,其中乃秦人隱處也。前數(shù)尚為深潭,今沙礫日積,已深二丈余矣。”
③夫婦人小子無不知有桃源者,以其得淵明之記而傳也。今觀遇仙橋,石床石幾,恍惚若鬼物,是豈淵明之旨邪?且溪口皆崇山峻嶺,欲問漁人舍舟之所而亦無焉,其非淵明所記無疑,豈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古今變遷而然邪?抑淵明好奇,偶有所聞,率而漫筆,而不核其實邪?又或痛義熙之亂,欲得所為不知魏晉者而逃焉,有所托而寄慨邪?然則士君子欲以文辭垂后世,固宜確有所據(jù)焉。勿徒快意一時,使傳聞異詞,滋后人之惑也。
《小方壺齋?地叢鈔》
22
.文章最后一句“滋后人之惑也”中的“惑”指

(用自己的話概括)(
2
分)
23
.概括第
2
段大意。(
2
分)


24
.下列選項中對文意正確的一句是(
3
分)………………………………………(


A
.陶淵明描寫的桃花源是仙境,有“遇仙橋”為證。
B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一文在民間影響甚廣。
C
.桃花源的變化是由于千百來自然地理的變遷造成的。
D
.人們是為了逃脫魏晉之亂,使自己的內(nèi)心有所寄托而來此桃源的。
25
.第
3
段連用四個問句,請說出其表達作用。(
2
分)


26
.你是否同意文章最后畫線句?談?wù)勀愕目捶。?br />3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79536.html

相關(guān)閱讀:《何曰愈,字云?》閱讀答案及翻譯
《黃道周,福建人》閱讀答案及翻譯
《劉穎,字公實》閱讀
“元絳,字厚之,”閱讀答案及翻譯
《書關(guān)橋老僧事》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