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錢乙,字仲陽。父顥,善針醫(yī),然嗜酒喜游。一旦匿姓名,東游海上,不復返。乙時三歲,母前亡,父同產(chǎn)嫁醫(yī)呂氏,哀其孤,收養(yǎng)為子。稍長讀書,從呂君問醫(yī)。呂將歿,乃告以家世。乙號泣,請往跡父,凡五六返,乃得所在。又稍數(shù)歲,乃迎以歸。是時乙三十余。鄉(xiāng)人驚嘆,感慨為泣下,多賦詩詠其事。后七,父以壽終,喪葬如禮。其事呂君,猶事父。呂君歿,無嗣,為之收葬行服,嫁其孤女,歲時祭享,皆與親等。
元豐中,長公主女有疾,召使視之,有功,奏授翰林醫(yī)學,賜緋。明,皇子儀國公,病??①
,國醫(yī)未能治。長公主朝,因言錢乙起草野,有異能,立召,入進黃土湯而愈。神宗皇帝召見褒諭,且問黃土所以愈疾狀。乙對曰:“
以土勝水,木得其平,則風自止。且諸醫(yī)所治垂愈,小臣適當其愈。”
天子悅其對,擢太醫(yī)丞,賜紫衣金魚。自是戚里貴室,逮士庶之家,愿致之,無虛日。其論醫(yī),諸老宿莫能持難。俄以病免。哲宗皇帝復召宿直禁中。久之,復辭疾賜告,遂不復起。
乙,本有羸疾,性簡易,嗜酒,疾屢攻,自以意治之,輒愈。最后得疾,憊甚,乃嘆曰:“
此所謂周痹②
也,周痹入藏(臟)者死,吾其已夫!”
已而曰:“
吾能移之,使病在末。”
因自制藥,日夜飲之,人莫見其方。居無何,左手足攣不能用,乃喜曰:“
可矣!”
又使所親登東山,視菟絲所生,秉火燭其下,火滅處挖之,果得茯苓,其大如斗,因以法啖之,閱月而盡。由此雖偏廢,而氣骨堅悍,如無疾者。
乙為方博達,不名一師,所治種種皆通,非但小兒醫(yī)也。于書無不窺,他人靳靳守古,獨度越縱舍③
,卒與法合。尤邃《本草》,多識物理,辨正闕誤。人或得異藥,或持異事問之,必為言出生本末,物色名貌,退而考之,皆中。末攣痹浸劇,其嗜酒喜寒食,皆不肯禁。自診之不可為,召親戚訣別,易衣待盡,享八十二,終于家。
(節(jié)選自《宋史·
錢乙傳》)
【注】①
??(zì zhòng):
病癥名,抽搐。②
周痹:病癥名,為風寒濕邪乘虛侵入血脈、肌肉所致。③
度越縱舍:
古代軍事用語。比喻臨床治病,靈活辨證施治。
10.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哀其孤,收養(yǎng)為子
哀:同情 B.
小臣適當其愈
適:恰好
C.
秉火燭其下
秉:拿、持 D.
因以法啖之,閱月而盡
閱:察看
11.
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錢乙在治病方面頗有效驗的一組是(
)(3
分)
①
長公主女有疾,召使視之,有功 ②
入進黃土湯而愈
③
戚里貴室,逮士庶之家,愿致之 ④
其論醫(yī),諸老宿莫能持難
⑤
自以意治之,輒愈 ⑥
退而考之,皆中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錢乙事親至孝。對生父,他將其尋回并養(yǎng)老送終。對養(yǎng)父,生時侍奉如同生父,死后為其安葬服喪。
B.
錢乙不肯居功。他曾指出自己之所以能夠順利地治療皇子的病癥,是因為眾國醫(yī)的治療已有成效,皇子已接近痊愈。
C.
錢乙醫(yī)術(shù)高超。他想出將病癥轉(zhuǎn)移來保全生命的辦法。除了自制藥液日夜飲用,還親自挖來茯苓服用。
D.
錢乙辯證施治。他治病時博采眾長,不拘泥于某一流派。他不固執(zhí)守舊,而是根據(jù)病癥靈活治療,最終也符合古法。
13
.(1
)翻譯下列句子。(7
分)
①
呂將歿,乃告以家世。乙號泣,請往跡父,凡五六返,乃得所在。(4
分)
②
乃嘆曰:“
此所謂周痹也,周痹入藏(臟)者死,吾其已夫!”
(3
分)
(2
)用斜線(/
)給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
分)
范仲淹二歲而孤,母更適長山朱氏。少有志操,既長,知其世家,乃感泣辭母,去之應(yīng)天府,依戚同文學。晝 夜 不 息 冬 月 憊 甚 以 水 沃 面 食 不 給 至 以 糜 粥 繼 之 人 不 能 堪 仲 淹 不 苦 也。舉進士第,為廣德軍司理參軍,迎其母歸養(yǎng)。
(選自《宋史·
范仲淹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86573.html
相關(guān)閱讀:《姜士昌,字仲文》閱讀答案
《吳昌裔傳(節(jié)選)》閱讀答案及譯文
《答王阮亭 尤侗》閱讀答案及翻譯
《孔穎達》閱讀答案及翻譯
《韋安石》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