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 12
題。
景公有所愛槐,令吏謹守之,植木縣令曰:“犯槐者刑,傷槐者死。”有不聞令,醉而犯之者。公聞之,曰:“是先犯我令。”使吏拘之,且加罪焉。其子往晏子之家說曰:“負郭之民賤妾,請有道于相國,不勝其欲,愿得充數(shù)乎下陳①。”晏子聞之,笑曰:“嬰②其淫于色乎?何為老而見奔
?
雖然,是必有故。
”令內(nèi)之。
女子入門,晏子望見之,曰:“怪哉
!
有深憂。”進而問焉,曰:“所憂何也
?
”對曰:“君樹槐縣令,犯之者刑,傷之者死。妾父不仁,不聞令,醉而犯之,吏將加罪焉。妾聞之,明君蒞國立政,不損祿,不益刑,又不以私恚害公法。不為禽獸傷人民,不為草木傷禽獸,不為野草傷禾苗。吾君欲以樹木之故,殺妾父,孤妾身。此令行于民而法于國矣。雖然,妾聞之,勇士不以眾強凌孤獨,明惠之君不拂
3
,是以行其所欲。今君出令于民,茍可法于國而善益于后世,則父死亦當矣,妾為之收亦宜矣。甚乎
!
今之令不然。以樹木之故,罪法妾父,妾恐其傷察吏之法,而害明君之義也。鄰國聞之,皆謂吾君愛樹而賤人,其可乎
?
愿相國察妾言以裁犯禁者。”晏子曰:“甚矣
!
吾將為子言之于君。”使人送之歸。
明日,早朝,而復于公日:“嬰聞之,窮民財力以供嗜欲謂之暴,崇玩好,威嚴擬乎君謂之逆;刑殺不稱謂之賊。此三者,守國之大殃。今君窮民財力,以美飲食之具,繁鐘鼓之樂,極宮室之觀,行暴之大者。崇玩好,縣愛槐之令,載過者馳,步過者趨,威嚴擬乎君。逆民之明者。犯槐者刑,傷槐者死,刑殺不稱,賊民之深者。君享國,德行未見于眾,而三辟著于國,嬰恐其不可以蒞國子民也。”公曰:“微大夫教寡人,幾有大罪,以累社稷。今子大夫教之,社稷之福,寡人受命矣。”
晏子出,公令吏罷守槐之役,拔置縣之木,廢傷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注:①下陳:侍妾。
②嬰:晏嬰。
③拂:違逆。
10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
.明君蒞國立政
蒞:統(tǒng)治
B
.守國之大殃
殃:禍害
C
.微大夫教寡人
微:如果沒有
D
.以累杜稷
累:積累
11
.下列各組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
.有不聞令,醉而犯之者
項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
B
.愿得充數(shù)乎下陳
異乎三子者之撰
C
.愿相國察妾言以裁犯禁者
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
D
.不為野草傷禾苗
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12
.下面各組句子中,分別屬于從正面和反面闡明明君的治國之道的一組是
A
.①明君蒞國立政,不損祿,不益刑
②不以私恚害公法
B
.①犯橈者刑,傷槐者死。
②今君窮民財力,以美飲食之具
C
.①明惠之君不拂,是以行其所欲
②愛樹而賤人,其可乎
D
.①刑殺不稱,賊民之深者
②德行未見于眾,而三辟著于國
13
.把文言文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2
分)
(
1
)嬰其淫手色乎,何為老而見奔?雖然,是必有放。
(
2
)崇玩好,縣愛槐之令,載過者馳,步過者趨,威嚴擬乎君
(
3
)公令趣罷守槐之役,拔置縣之木,廢傷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87837.html
相關閱讀:《楊復光》閱讀答案及翻譯
蘇軾《富鄭公神道碑》閱讀答案附翻譯
“張洽字元德,臨江之清江人”閱讀答案及翻譯
“叔孫通者,薛人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桓公自莒反于齊,使鮑叔牙為宰”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