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7
題。
平陽侯曹參者,沛人也。秦時為沛獄掾,而蕭何為主吏,居縣為豪吏矣。高祖為沛公而初起也,參以中涓從。高祖二,拜為假左丞相,入屯兵關(guān)中。孝惠帝元,除諸侯相國法,更以參為齊丞相;莸鄱,蕭何卒。參聞之,告舍人趨治行,曰:“
吾將入相。”
居無何,使者果召參。參代何為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擇郡國吏木詘于文辭,重厚長者,即召除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務(wù)聲名者,輒斥去之。日夜飲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賓客見參不事事,來者皆欲有言。至者,參輒飲以醇酒,間之,欲有所言,復(fù)飲之,醉而后去,終莫得開說,以為常。
相舍后園近吏舍,吏舍日飲歌呼。從吏惡之,無如之何,乃請參游園中,聞吏醉歌呼,從吏幸相國召按之。乃反取酒張坐飲,亦歌呼與相應(yīng)和。參見人之有細(xì)過,專掩匿覆蓋之,府中無事。
參子?為中大夫;莸酃窒鄧恢问,以為“豈少朕與”?
乃謂?曰:“若歸,試私從容問而父曰:‘高帝新棄群臣,帝富于春秋,君為相,日飲,無所請事,何以憂天下乎?
’然無言吾告若也。”?既洗沐歸,閑侍,自從其所諫參。參怒,而笞?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當(dāng)言也。”至朝時,惠帝讓參曰:“與?胡治乎?
乃者①我使諫君也。”參免冠謝曰:“陛下自察圣武孰與高帝?
”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
”曰:“陛下觀臣能孰與蕭何賢?
”上曰:“君似不及也。”參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與蕭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參等守職,
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 惠帝曰:“善。君休矣!
”參為漢相國,出入三。卒,謚懿侯。子?侯。百姓歌之曰:“蕭何為法,?②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凈,民以寧一。”
太史公曰:曹相國參攻城野戰(zhàn)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與淮陰侯俱。及信已滅,而列侯成功,唯獨參擅其名。參為漢相國,清靜極言合道。然百姓離秦之酷后,參與休息無為,故天下俱稱其美矣。
[
注]
①
乃者:往日,上次。
②
?(jiǎng)
:明確。
4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3
分)
A
.參始微
時
微:齡小
B
.從吏幸相國召按
之
按:處置
C
.趣
入侍,天下事非若所當(dāng)言也
趣:趕快
D
.然百姓離
秦之酷后
離:通“
罹”
,遭受
5
.下列各組句子中,均表明曹參“
清凈無為”
的一組是(
)
(3
分)
①
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
②
擇郡國吏木詘於文辭,重厚長者
③
至者,參輒飲以醇酒
④
吏舍日飲歌呼
⑤
亦歌呼與相應(yīng)和
A
.
②③⑤
B
.
①②③
C
.
②④⑤
D
.
①③⑤
6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3
分)
A
.司馬遷以史學(xué)家的眼光,評價曹參作為漢朝相國,極力主張清凈無為,這完全合于道家的學(xué)說。
B
.漢高祖怪罪相國不理政事,懷疑是輕視自己,于是叫曹參的兒子回家后試著私下隨意問問他的父親怎么回事。
C
.曹參代替蕭何做了漢朝的相國,完全遵循蕭何制定的法令,辦事無所變更,日夜痛飲醇厚的美酒。
D
.曹參起初卑微的時候,跟蕭何交好;等到后來一個做了將軍,一個做了相國,有了矛盾。蕭何在臨終時,向皇上推薦的賢臣只有曹參。
7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
分)
(1
)
君為相,日飲,無所請事,何以憂天下乎?
(4
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參免冠謝曰:“
陛下自察圣武孰與高帝?”
(4
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94746.html
相關(guān)閱讀:取材于歸有光《莊氏二子字說》閱讀答案及翻譯
《觀巴黎油畫記》閱讀答案
《窮鬼傳》閱讀答案及解析翻譯
《關(guān)木匠傳》閱讀答案附譯文
《慈圣光獻(xiàn)曹皇后》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