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梁彥光,字?芝,安定烏氏人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題。 梁彥光,字?芝,安定烏氏人也。彥光少岐嶷,有至性,其父每謂所親曰:此?有風骨,當興吾宗。魏大統(tǒng)末,入學,略涉經(jīng)史,有規(guī)檢,造次必以禮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題。
梁彥光,字?芝,安定烏氏人也。彥光少岐嶷,有至性,其父每謂所親曰:“此?有風骨,當興吾宗。”魏大統(tǒng)末,入學,略涉經(jīng)史,有規(guī)檢,造次必以禮。母憂去職,毀瘠過禮。未幾,起令視事,帝見其毀甚,嗟嘆久之。后為御正下大夫,從帝平齊,以功授開府、陽城縣公。宣帝即位,拜華州刺史,進封華陰郡公,以陽城公轉封一子。后拜柱國、青州刺史。屬帝崩,不之官。
隋文帝受禪,以為岐州刺史,兼領宮監(jiān),甚有惠政,嘉禾連理,出于州境。上嘉其能,下詔褒美,賜粟五百斛,以厲清正。后轉相州刺史。彥光前在岐州,其俗頗質,以靜鎮(zhèn)之,合境大安,奏課連最,為天下第一。及居相州,如岐州法。?都雜俗,人多變詐,為之作歌,稱其不能理政。上聞而譴之,竟坐免。歲余,拜趙州刺史。彥光曰:“臣前待罪相州,臣自分廢黜,無復衣冠之望。不謂天恩復垂收采。請復為相州,改弦易調,庶有以變其風俗。”上從之,復為相州刺史。豪猾者聞彥光自請來,莫不嗤笑。彥光下車,發(fā)?奸隱,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潛竄,合境大駭。初,齊亡后,衣冠士人,多遷關內,唯技巧商販及樂戶之家,移實州郭。由是人情險?,妄起風謠,訴訟官人,萬端千變。彥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東大儒,每鄉(xiāng)立學,非圣哲之書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親臨策試。有勤學異等,聰令有聞者,升堂設饌,其余并坐廊下。有好諍訟惰業(yè)無成者,坐之庭中,設以草具。及大成當舉,行賓貢之禮;又于郊外祖道,并以財物資之。于是人皆克勵,風俗大改。
有滏陽人焦通,性酗酒,事親禮闕,為從弟所訟。彥光弗之罪,將至州學,令觀孔子廟中韓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衰,對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悲愧若無容者。彥光訓喻而遣之,后改過勵行,卒為善士。吏人感悅,略無諍訟。卒官,贈冀定瀛青四州刺史,謚曰襄。8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造次
必以禮

造次:匆忙

B

未幾,起令視事

視事:到職辦公

C


帝崩,不之官
屬:告訴,吩咐

D

上聞而譴之,竟坐

坐:因此
9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①
彥光訓喻而
遣之


縵立遠視,

望幸焉

B
.①
賜粟五百斛,以
厲清正


斂貲財以
送其行

C
.①
稱其
不能理政


臣從

計,大王亦幸赦臣

D
.①

用秩俸之物


而陋者

以斧斤考擊而求之
10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梁彥光極有孝心,母親去世,他悲痛欲絕,超過禮法,皇上也為之感嘆不已。
B.梁彥光在治理各州縣時,采用清靜無為的治理方法,多次考核獲得第一,深受老百姓歡迎。
C.梁彥光崇尚教化,延請學者,廣建學校,向學生傳授圣人的思想,并賞罰分明,激勵學生,風俗為之一改。
D.梁彥光講究教育方式,通過環(huán)境感染來啟發(fā)沒有孝心的人,效果極好,其他人也受到了正面的影響。
11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
10
分)

1
)臣前待罪相州,臣自分廢黜,無復衣冠之望。(
3
分)

2
)彥光下車,發(fā)?奸隱,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潛竄,合境大駭。(
4
分)

3
)有好諍訟惰業(yè)無成者,坐之庭中,設以草具。(
3
分)
參考答案:
8

C
(“屬

,正碰上。)
9

B
(均表示目的的連詞,“來”。
A
,①表示承接關系的連詞;②表示目的關系的連詞。
C
,①代詞,他;②代詞,他的。
D
,①表示承接關系的副詞,就;②表示轉折關系的連詞,竟然。)
10

B
(治理相州時,他采用了嚴厲的手段。)
11
.(
1
)我以前在相州效力,我自己料想會被您罷免,沒有了再做官的愿望。(重點詞:“分”
1
分;“衣冠”
1
分;大意
1
分)

2
)梁彥光上任后,揭發(fā)那些壞人,就像神明一樣(準確),狡猾的人沒有不悄悄地逃竄的,(于是)全相州的人都深感驚駭。(重點詞:“下車”
1
分;“?”
1
分;“合”
1
分;大意
1
分)

3
)(如果)有喜歡打官司、荒廢學業(yè)、毫無成就的人,(梁彥光)就讓他坐在廳堂中,(為他)擺上粗劣的食物。

(重點詞:“坐”
1
分;“草具”
1
分;大意
1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597327.html

相關閱讀:史傳類文言文閱讀指導(附例析)
“江西之境,其山奇秀”閱讀答案
“白圭治水與大禹治水”閱讀答案
《李豐,字安國》閱讀答案
《余霞閣記》《缽山余霞閣記》比較閱讀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