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孔子為政以德(或“以德、禮治國”) 韓非子以法治國 比較閱讀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 23 24 題。( 5 分)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 夫圣人之治國,不恃人之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 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23
—24
題。(5
分)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
夫圣人之治國,不恃人之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為非也。恃人之為吾善也,境內(nèi)不什數(shù)③;用人不得為非,一國可使齊。為治者用眾而舍寡,故不務德而務法。(《韓非子》)
【注】①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什數(shù):不能用十來計算,即不到十個。
23
.從上面兩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韓非子的為政觀。(1
分)

孔子:_______
韓非子:_______
23
.為政以德(或“以德、禮治國”)
以法治國
【解析】第一段文字選自《以德治國》里的篇章,“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顯然孔子提倡的的以德、禮治國。第二段文字從最后一句“故不務德而務法”看,韓非子強調(diào)治國必須“務法”,即“以法治國”。
本題考查學生對經(jīng)典的文化的正確解讀。經(jīng)典文化名著閱讀,首先是讀懂原文,也可結合作者的生平作答。
24
.對這兩種為政觀進行簡要評析。(4
分)
24
.孔子認為法治雖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韓非子認為能夠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眾人,必須以法治國。兩種觀點各有側重,各有偏頗,應互相補充。
【解析】孔子主張以德治國
,認為道德教化比刑罰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規(guī)矩,又能使百姓有知恥之心,但他卻忽視了刑罰在治理國家的作用。這也體現(xiàn)孔子思想的局限性。韓非子認為能夠自我完善的人很少,十個中不能有一個,就認為治國“不務德而務法”,忽視了圣人在治國中的表率模范作用,他的為政觀也是有所偏頗。
本題考查學生對經(jīng)典的文化的批判繼承。要評析孔子與韓非子兩種為政觀,先要陳述文段中孔子與韓非子各自的的觀點,然后指出他們觀點的優(yōu)劣。對于本題一是要注意對內(nèi)容的理解,二是在理解的基礎上還要有自己的認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600405.html

相關閱讀:《毛羽健,字芝田》閱讀答案及翻譯
蘇軾《率子廉傳》閱讀答案及翻譯
“天順間,錦衣衛(wèi)指揮門達怙寵驕橫”閱讀答案(附翻譯)
《送宜黃何尉序》閱讀答案及翻譯
《舟人傳》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