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飽,晏子亦不飽。使者反,言之公。公曰:
“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貧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過也。
”
使吏致千金與市租,請以奉賓客。晏子辭。三致之,終再拜而辭曰:
“
嬰之家不貧,以君之賜,澤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賜也厚矣,嬰之家不貧也。嬰聞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為筐篋之藏也,仁人不為也;進(jìn)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財(cái)遷于他人,是為宰藏也,智者不為也。夫十總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
”
景公謂晏子曰:
“
昔吾先君桓公以書社五百封管仲,不辭而受,子辭之何也?
”
晏子曰:
“
嬰聞之,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嬰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
1.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
晏子方食
方:正
B.
終再拜而辭曰
再拜:拜兩次
C.
進(jìn)取于君
進(jìn):前進(jìn)
D.
以振百姓
振:同
“
賑
”
,救濟(jì)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
A.
①
分食食之
②
食之不以其道
B.
①
使吏致千金與市租
②
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
C.
①
寡人不知
②
孰謂汝多知乎
D.
①
忠臣不為也
②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jì)深遠(yuǎn)
3.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的
“
之
”
字,全都是代詞且指代的對象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
①
分食食之
②
言之公
③
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
④
一豆之食
⑤
夫厚取之君則施之民
⑥
嬰聞之
⑦
以君之賜
⑧
寡人之過也
A.
①③⑥
B.
③⑤
C.
②⑧
D.
③⑤⑦
4
、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A
、嬰聞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為也。
B.
嬰聞之,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參考答案
1
.
C(
謝:謝罪
)
2
.
D(A“
見
”
通
“
現(xiàn)
”
,
B“
卒
”
通
“
猝
”
,
C“
振
”
通
“
震
”)
3
、
A
作狀語,(
B
方位名詞作動詞;
C
名詞作動詞;
D
意功用法
)
4
、
B(
①
、
②
定語后置;
③
被:遭受,不是被動句;
④
“
見
”
是被動句的標(biāo)志
)
5
、
B(
應(yīng)為悲壯的氣氛
)
6
.
(1)
又變成聲調(diào)激憤的羽聲,送行的人都發(fā)怒而瞪大眼睛,頭發(fā)向上沖頂起帽子。
(2)
秦王大驚,掙扎著站起來,袖子扯斷了。
(3)
事情突然發(fā)生,沒意料到,大家都失去常態(tài)。
四、
1
、
C
2
、
A
3
、
B
4
、
A
、我聽人這樣說,從君主那里拿來厚賞然后散發(fā)給百姓,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統(tǒng)治人民,忠臣是不這樣做的。
B
、我聽人這樣說,圣明的人考慮多了,也難免會有失誤;愚蠢的人經(jīng)過多次考慮,也有可取之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601945.html
相關(guān)閱讀:《陳友定,字安國》閱讀答案及譯文
《蔡景歷字茂世》閱讀答案及翻譯
《羅亨信,字用實(shí)》閱讀答案及翻譯
《楊奐,字煥然》閱讀答案及翻譯
文言傳記閱讀《祖沖之》附答案及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