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李時勉》閱讀答案附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小編為大家準備了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希望同學們的寫作水平更上一層樓。
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李時勉》閱讀答案附翻譯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李時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成童①時,冬寒,以衾裹足納桶中,誦讀不已。中永樂二年進士。選庶吉士,進學文淵閣,與修《太祖實錄》。授刑部主事,復與重修《實錄》。書成,改翰林侍讀。
性剛鯁,慨然以天下為己任。十九年,三殿災,詔求直言。條上時務十五事。成祖決計都北京。而時勉言營建之非,忤帝意。歲余得釋,楊榮薦復職。
洪熙元年復上疏言事。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對不屈。命武士撲以金瓜,肋折者三,曳出幾死。明日,改交?道御史,命日慮一囚,言一事。章三上,乃下錦衣衛(wèi)獄。時勉于錦衣千戶某有恩,千戶適蒞獄,密召醫(yī),療以海外血竭,得不死。仁宗大漸②,謂夏原吉曰:“時勉廷辱我。”言已,勃然怒,原吉慰解之。其夕,帝崩。
宣帝即位已逾年,或言時勉得罪先帝狀。帝震怒,命使者:“縛以來,朕親鞫,必殺之。”已,又令王指揮即縛斬西市,毋入見。王指揮出端西旁門,而前使者已縛時勉從端東旁門入,不相值。帝遙見罵曰:“爾小臣敢觸先帝!疏何語?趣言之。”時勉叩頭曰:“臣言諒陰③中不宜近妃嬪,皇太子不宜遠左右。”帝聞言,色稍霽。徐數(shù)至六事止。帝令盡陳之。對曰:“臣惶懼不能悉記。”帝意益解,曰:“是第難言耳,草安在?”對曰:“焚之矣。”帝乃太息,稱時勉忠,立赦之,復官侍讀。比王指揮詣獄還,則時勉已襲冠帶立階前矣。
宣德五年修《成祖實錄》成,遷侍讀學士。帝幸史館,撒金錢賜諸學士。皆俯取,時勉獨正立。帝乃出余錢賜之。正統(tǒng)三年以《宣宗實錄》成,進學士,掌院事兼經(jīng)筵官。六年代貝泰為祭酒。八年乞致仕,不允。十二年春乃得請。朝臣及國子生餞都門外者幾三千人,或遠送至登舟,候舟發(fā)乃去。
英宗北狩,時勉日夜悲慟。遣其孫驥詣闕上書,請選將練兵,親君子,遠小人,褒表忠節(jié),迎還車駕。景泰元年得旨褒答,而時勉卒矣,年七十七,謚文毅。
(選自《明史》,有刪節(jié))
[注]①成童:十五歲以上。②大漸:病重。③諒陰:居喪。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忤帝意忤:違背B.千戶適蒞獄適:往,去
C.趣言之趣:趕快D.遣其孫驥詣闕上書闕:朝廷
5.下列各組句子中,都能說明李時勉“慨然以天下為己任”的一組是()(3分)
①詔求直言②時勉言營建之非③對不屈④時勉獨正立
⑤皇太子不宜遠左右⑥遣其孫驥詣闕上書
A.②③④B.②⑤⑥C.①②⑥D(zhuǎn).①④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時勉進諫仁宗,居喪期間不可以尋歡作樂,皇太子不宜離開皇上。
B.李時勉性格剛毅耿直,曾多次上疏言事,因直言敢諫屢次觸怒龍顏;其忠誠終被宣宗發(fā)現(xiàn),因此受到了重用。
C.成祖皇帝征求大臣的直言,卻又把李時勉下詔入獄,還差點把他打死。
D.李時勉待人平和寬厚,所以深得同僚和學生敬重。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命武士撲以金瓜,肋折者三,曳出幾死。(5分)
(2)朝臣及國子生餞都門外者幾三千人,或遠送至登舟,候舟發(fā)乃去。(5分)
參考答案:
4.B【解析】(適:恰好,剛)
5.B【解析】(①敘述主體是皇帝;②反對皇上大興土木,符合題干要求;③回答皇上詰問時不改變自己的觀點,不符合題意;④說的是李時勉能自尊自重,不符合題意;⑤勸誡皇上,皇太子不宜遠離左右,也是以天下為己任;⑥派他的孫子幫他送奏章到朝廷,關心國家大事)
6.C【解析】(李時勉差點被打死,是上書觸怒仁宗皇帝)
7.(1)仁宗命令武士用金瓜打他,李時勉被打斷了三根肋骨,拖出去時差點死了。(5分)(“撲以金瓜”,狀語后置句,1分,“肋折者三”,定語后置,1分,補出主語“皇帝”或“仁宗”、“ 李時勉”各1分,“曳”1分)
(2)在都門外給他送行的朝中大臣和國子監(jiān)學生,有將近三千人,有的人還遠遠地把他送上船,等到船開了才離去。(5分)
(“餞都門外”,定語后置,1分,“幾”,1分,“發(fā)”1分,“去”1分,句子通順1分)
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就到這里了,希望同學們認真閱讀,祝大家學業(yè)有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603933.html

相關閱讀:《山居斗雞記》高中文言文閱讀答案及翻譯
“顏之儀,字子升”閱讀答案及翻譯
《張公謹,字弘慎》閱讀答案
“袁滋字德深”閱讀答案及翻譯
《常夢錫,字孟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