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高三摸底考試
韓擒字子通,河南東垣人也,后家新安。少慷慨,以膽略見稱,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性又好書,經(jīng)史百家皆略知大旨。周太祖見而異之,令與諸子游集。后以軍功,稍遷儀同三司,襲爵新義郡公。武帝伐齊,齊將獨孤永業(yè)守金墉城,擒說下之。進平范陽,拜永州刺史。陳人逼光州,擒以行軍總管擊破之。高祖作相,遷和州刺史。陳將頻寇江北,前后入界。擒屢挫其鋒,陳人奪氣。開皇初,高祖潛有吞并江南之志,以擒有文武才用,夙著聲名,于是委以平陳之任,甚為敵人所憚。及大舉伐陳,以擒為先鋒。擒率五百人宵濟,襲采石,守者皆醉,擒遂取之。進攻姑熟,半日而拔,次于新林。江南父老素聞其威信,來謁軍門,晝夜不絕。陳人大駭,其將相繼降之。晉王廣上狀,高祖聞而大悅,宴賜群臣。陳叔寶遣領軍蔡征守朱雀航,聞擒將至,眾懼而潰。符蠻奴為賀若弼所敗,棄軍降于擒。擒以精騎五百,直入朱雀門。陳人欲戰(zhàn),蠻奴?之曰〔注〕:
“
老夫尚降,諸君何事!
”
眾皆散走。遂平金陵,執(zhí)陳主叔寶。時賀若弼亦有功。乃下詔于晉王曰:
“
此二公者,深謀大略,東南逋寇,朕本委之,靜地恤民,悉如朕意。九州不一,已數(shù)百,以名臣之功,成太平之業(yè),天下盛事,何用過此!聞以欣然,實深慶快。平定江表,二人之力也。
”
賜物萬段。先是,江東有歌謠曰:
“
黃斑青駿馬,發(fā)自壽陽浚,來時冬氣末,去日春風始。
”
皆不知所謂。擒本名虎,平陳之際,又乘青駿馬,往反時節(jié)與歌相應,至是方悟。其后突厥來朝,上謂之曰:
“
汝聞江南有陳國天子乎?
”
對曰:
“
聞之。
”
上命左右引突厥詣擒前,曰:
“
此是執(zhí)得陳國天子者。
”
擒厲然顧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視,其有威容如此。俄征還京,上宴之內殿,恩禮殊厚。無何因寢疾,數(shù)日竟卒,時五十五。(節(jié)選自《隋書
·
韓擒虎傳》)
【注釋】?(
huī
):揮手呵斥。
8.
對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A.
后以軍功,稍遷儀同三司
稍:稍稍。
B
.獨孤永業(yè)守金墉城,擒說下之
說:勸服。
C
.高祖潛有吞并江南之志
潛:暗中。
D
.半日而拔,次于新林
次:駐扎。
9.
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韓擒戰(zhàn)功顯赫的一組是
①
擒有文武才用,夙著聲名
②
委以平陳之任,甚為敵人所憚
③
襲采石,守者皆醉,擒遂取之
④
來謁軍門,晝夜不絕
⑤
聞擒將至,眾懼而潰
⑥
遂平金陵,執(zhí)陳主叔寶
A.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②④⑥
D. ③⑤⑥
10.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擒自小以有膽略知名,容貌魁偉,有豪杰的儀表。周太祖很賞識他,讓獨生子與他交往。在任職刺史后,屢次擊敗陳軍的侵擾,陳人喪失了銳氣。
B
.韓擒揣摩高祖有吞并江南的志向,在伐陳時擔任先鋒。他率領五百人,半日攻下姑熟,陳人大驚,其將領相繼投降。高祖聞訊十分喜悅,大宴群臣。
C
.韓擒聲名令陳軍感到恐懼,陳叔寶遣部下鎮(zhèn)守朱雀航,但軍士逃散。其時賀若弼打敗陳將任蠻奴也有軍功,高祖在表彰韓擒的同時也表彰了賀若弼。
D
.韓擒平陳的經(jīng)歷與此前江東的歌謠相應,當時人們不知歌謠何意,平陳之后才得以明白。韓擒被征召回京后,深受皇上禮遇,但不久卻因急病而死。
11.
把第
I
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0
分)
(
1
)陳人欲戰(zhàn),蠻奴?之曰:
“
老夫尚降,諸君何事!
”
眾皆散走。(
5
分)
(
2
)擒厲然顧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視,其有威容如此。俄征還京,(
5
分)
【參考答案】
8
、
A
逐漸。
9
、
D
其中
○1
是指韓擒有名聲,
○2
說的是他能擔重任
○4
當?shù)匕傩諏n擒的態(tài)度。
10
、
B “
韓擒揣摩高祖有吞并江南的志向
”
11
、(
1
)陳國人想要應戰(zhàn),任蠻奴揮手呵斥說:
“
我尚且投降了,各位要做什么!
”
眾人都四散逃跑了。(譯出大意給
3
分,
“
何事
”“
走
”
各一分。)(
2
)韓擒嚴厲地瞪著他,突厥使者恐懼,不敢抬頭看他,韓擒就是這樣極有威容。不久被征召回京城,(譯出大意
3
分,
“
厲然
”“
惶恐
”
兩處各一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603962.html
相關閱讀:“終軍,字子云,濟南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李時勉》閱讀答案附翻譯
吳均《與朱元思書》袁宏道《晚游六橋待月記》比較閱讀答案
《范云,字彥龍》閱讀答案及翻譯
《贈黎安二生序。ㄋ危┰枴烽喿x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