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節(jié)選自《列子●天瑞》閱讀答案(附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 , 完成 1 0 - 12 題 齊之國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貧;自宋之齊,請其術(shù)。國氏告之曰: 吾善 為 盜。始吾為盜也,一而 給 ,二而足,三大穰。自此以往,施及州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
,
完成
1
0
-12

齊之國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貧;自宋之齊,請其術(shù)。國氏告之曰:

吾善為
盜。始吾為盜也,一而給
,二而足,三大穰。自此以往,施及州閭。

向氏大喜,喻其為盜之言,而不喻其為盜之道,遂逾垣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

未及時,以所贓
獲罪,沒其先居之財。向氏以國氏之謬己也,往而怨之。國氏曰:


為盜若何?

向氏言其狀。國氏曰:

嘻!若失為盜之道至此乎?今將告若矣。吾聞天有時地有利吾盜天地之時利云雨之滂潤山澤之產(chǎn)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陸盜禽獸水盜魚鱉亡非盜也。夫禾稼、土木、

禽獸、魚鱉,皆天之所生,豈吾之
所有?然吾盜天而亡殃
。夫金玉珍寶,谷帛財貨,人之所聚,豈天之所與?若盜之而獲罪,孰怨哉?

向氏大惑,以為國氏之重罔
己也,過東郭先生問焉
。東郭先生曰:

若一身庸非盜乎?盜陰陽之和①以成若生,載若形;況外物而非盜哉?誠然,天地萬物不相離也;仞而有之,皆惑也。

國氏之盜,公道也,故亡殃;若之盜,私心也,故得罪。有公私者,亦盜也;亡公私者,亦盜也。公公私私,天地之德。知天地之德者,孰為盜邪?孰為不盜邪?


——(節(jié)選自《列子●天瑞》)
【注】①陰陽之和:陰陽的中和之氣。
10
、對下列句子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
的一項是(


A
、一而給

給:自給
B
、以所贓
獲罪

贓:贓物
C
、以為國氏之重罔
己也

罔:欺騙
D
、然吾盜天而亡殃

殃:災(zāi)難
11
、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
的一項是(


A
、吾善為


既自以心為
形役。
B
、若
為盜若何?

其自視也,亦若
此矣。
C
、豈吾之
所有

背負(fù)青天,而莫之
夭閼者。
D
、過東郭先生問焉


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

12
、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最恰當(dāng)
的一項是(


A
、吾聞
\
天有時
\
地有利
\
吾盜天地之時
\
利云雨之滂
\
潤山澤之產(chǎn)
\
育以生
\
吾禾殖
\
吾稼筑
\
吾垣建
\
吾舍陸
\
盜禽獸
\
水盜魚鱉
\
亡非盜也
B
、吾聞天有時
\
地有利
\
吾盜天地之時
\
利云雨之滂
\
潤山澤之產(chǎn)
\
育以生吾禾
\
殖吾稼
\
筑吾垣
\
建吾舍
\
陸盜禽獸
\
水盜魚鱉
\
亡非盜也
C
、吾聞天有時
\
地有利
\
吾盜天地之時利
\
云雨之滂潤
\
山澤之產(chǎn)
\
育以生吾禾
\
殖吾稼
\
筑吾垣
\
建吾舍
\
陸盜禽獸
\
水盜魚鱉
\
亡非盜也
D
、吾聞天有時
\
地有利
\
吾盜天地之時利
\
云雨之滂潤
\
山澤之產(chǎn)育
\
以生吾禾
\
殖吾稼
\
筑吾垣
\
建吾舍
\
陸盜禽獸
\
水盜魚鱉
\
亡非盜也

13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5

+3

+4

=12
分)


1
)向氏大喜,喻其為盜之言,而不喻其為盜之道,遂逾垣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盜陰陽之和以成若生,載若形;況外物而非盜哉?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公公私私,天地之德。知天地之德者,孰為盜邪?孰為不盜邪?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0
、
B
【“所”
+
動詞構(gòu)成名詞結(jié)構(gòu),此題應(yīng)該解釋為動詞!
11
、
C

A
第一個是“作為”意,動詞;第二個是表被動,為
+
名詞+
所+
動詞。
B
第一個是代詞,你;第二個是“像”的意思。
D
第一個是用在及物動詞后,是代詞;第二個是用在不及物動詞后,是兼詞,相當(dāng)于“于此”的意思!
12

D
13
、(
1
)向氏聽了非常高興。但他只理解了國氏偷盜的話,卻沒有了解國氏偷盜的方法。于是跳墻打洞,凡是手摸到的,眼睛看到的,沒有一件不探取的。

2
)偷盜陰陽中和之氣來成就你的生命,充塞你的形體,又何況身外之物,哪一樣不是偷盜來的呢?

3
)把公共的東西視為公共所有,把私人的東西視為私人所有,這是天地的德行。了解天地德行的人,誰是偷盜者呢?誰又不是偷盜者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606160.html

相關(guān)閱讀:《何易于嘗為益昌令》閱讀答案及譯文
《司馬芝字子華》閱讀答案及翻譯
《段會宗,字子孫》閱讀答案及翻譯
《賈耽,字敦詩》閱讀答案及翻譯
《南齊書?王僧虔列傳》(有刪節(jié))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