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沈季長元豐中為崇政殿說書”閱讀答案附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 ~ 9 題。 沈季長元豐中為崇政殿說書,考開封進士,既罷,入見,神宗曰: 《論不以智治國》,誰為此者 ? 對曰: 李定所為。 上曰: 聞定意譏朕。 季長曰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
~9
題。

沈季長元豐中為崇政殿說書,考開封進士,既罷,入見,神宗曰:“
《論不以智治國》,誰為此者?”
對曰:“
李定所為。”
上曰:“
聞定意譏朕。”
季長曰:“
定事陛下有,頃者御史言定乃人倫所棄,陛下力排群議,而定始得為人如初,繼又擢用不次,定雖懷利,尚當(dāng)知恩,臣以此敢謂無譏陛下意。詩序曰:‘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書曰:‘
小人怨汝詈汝,則皇自敬德。’
陛下自視豈任智者,不知何自嫌疑,乃信此為譏也?”
上曰:

卿言甚善,朕今已釋然矣,卿長者,乃喜為人辯謗。”
對曰:“
臣非為人辯謗,乃為陛下辯譖也。
他日,上語及前代君臣,因曰:“
漢武帝學(xué)神仙不死之術(shù),卿曉其意否?此乃貪生以固位耳,故其晚舉措謬戾,禍貽骨肉,幾覆宗社。且人主固位,其禍猶爾,則為人臣而固位者,其患亦何所不至,故朕每患天下之士能輕爵祿者少。”
季長曰:“
士而輕爵祿為士言之則可為國言之則非福也。人主有尊德樂道之志,士皆以不得爵祿為恥,寧有輕爵祿者哉?
至于言違諫怫,士有去志,故以爵祿為輕。”
上曰:“
誠如卿言。”

按季長雖嘗至修起居注,其后但終于庶僚,史不立傳。王和甫銘其墓載此兩論,予在史院時未之見也。其子銖為侍從,恨不獲附見之,故表出于是。

沈季長元豐間是崇政殿說書的,在開封府考進士,考完試后,覲見皇帝,神宗說:“
試題為《論不以智治國》,這是誰定的題目?”
沈回答說:“
是李定出的。”
皇帝說:“
聽李定的意思是要譏諷我。’
,季長說:“
李定伺候陛下已經(jīng)好多了,時不時有御史說李定違經(jīng)叛道,陛下極力排除眾人的非議,李定才能和從前一樣做人,并且重用他而不排斥他,李定雖然勢利,應(yīng)當(dāng)會知恩圖報的。所以臣敢說李定并無譏諷陛下之意!对娊(jīng)》序言道:‘
說的人沒有罪過,而聽到的人足以引起警惕。’
《尚書》說:‘
奸臣罵你怨你,則說明皇上有德行。’
陛下自己難道懷疑是否任用了賢人嗎?
竟相信這是對您的譏諷嗎?”
皇上說:“
愛卿說的很對,今日我放下心了,你很善于替別人辟謠。”
沈說:“
我不是替人辟謠,而是為陛下辨別是非的。”
幾天以后,皇上說到從前皇帝和大臣之間的關(guān)系,問道:“
漢武帝學(xué)長生不老的方法,你們知道這說明什么嗎?
這說明他是想依靠長壽來鞏固自己的地位,所以他晚施政暴戾,甚至殃及自己的兒子,差點顛覆國家社稷。況且皇帝為鞏固自己的地位,其弊端已經(jīng)如此了,那么作為臣子的要鞏固自己的地位,其弊端有什么不可能發(fā)生的呢?
所以我每天擔(dān)心天下輕視名利的人越來越少。”
季長說:“
能人而輕視名利的,對于他自己來說,是件好事。而對于國家來說則不好了;噬嫌凶鸪缬凶R之士的意思,他們則以未被封官晉爵為恥,那么還有輕視名利的人嗎?
至于進言未被采納的,他們有離開的意思,所以才會輕視名利。”
皇上說:“
確實如你所說。”

編者按:沈季長雖然曾被皇上召見,但他始終做小官,所以史書未曾記載關(guān)于他的事跡。王和甫為他撰寫墓志銘,書寫了這兩篇文章,我在歷史書院的時候不曾看到過。他的兒子沈銖官至侍從,很遺憾沒有能夠見到他,所以寫了這么一份文章以記其事。
5
.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頃者御史言定乃人倫所棄
人倫:人類、人們
B
.不知何自嫌疑
嫌疑:產(chǎn)生疑惑
C
.乃喜為人辯謗
謗:毀謗
D
.故其晚舉措謬戾,禍貽骨肉
貽:遺留,殃及
5
.A(
人倫:人與人相處的秩序、關(guān)系,此處指親戚朋友等。)
6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言之者無罪 B.
上語及前代君臣,因曰

今者項莊舞劍,其意常在沛公也
因為長句,歌以贈之
C.
且人主固位,其禍猶爾 D.
其后但終于庶僚

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6
.B(
兩個“
因”
都作“
于是,就”
;A
.前為代詞,……
的人,后為助詞,不譯;C
.前為連詞,況且,后為副詞,D.
前為介詞,在,后為介詞,被。)
7
.下列用“
/”
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士而輕爵祿為士/言之則可/為國言之/則非福也
B
.士而輕爵祿為士/言之則可為國/言之則非福也
C
.士而輕爵祿/為士言之則可/為國言之則非福也
D.
士而輕爵祿/為士言之/則可/為國言之/則非福也
7.D
8
.結(jié)合文意,請你談?wù)勊紊褡诤蜕蚣鹃L在對待名利的問題上觀點有何不同。(4
分)
答:

8
.宋神宗擔(dān)心臣子追名逐利,禍及國家;沈季長則認為有能力的人要得到皇上重用,要為國盡力,就應(yīng)該加官進爵,得名得利。
9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
分)

(1
)而定始得為人如初,繼又擢用不次

譯文:

(2
)臣非為人辯謗,乃為陛下辯譖也。
譯文:

(3)
王和甫為他撰寫墓志銘,書寫了這兩篇文章,我在歷史書院的時候不曾看到過。
譯文:

9.
(1
)李定才能和從前一樣做人,并且重用他而不排斥他。
(2
)我不是替人辟謠,而是為陛下辨別是非的。
(3
)王和甫為他撰寫墓志銘,書寫了這兩篇文章,我在歷史書院的時候不曾看到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607274.html

相關(guān)閱讀:《允正字修己》閱讀答案及翻譯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李?》閱讀答案及翻譯
高中文言文傳記《張祜》閱讀答案及翻譯
【明】袁中道《關(guān)木匠傳》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