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斗且廷見令尹子常[1]
,子常與之語,問蓄貨聚馬。
歸以語其弟曰:“
楚其亡乎!不然,令尹其不免乎!吾見令尹,令尹問蓄聚積實(shí),如餓豺狼焉;殆必亡者也。夫古者聚貨不妨民衣食之利,聚馬不害民之財(cái)用。國(guó)馬足以行軍,公馬足以稱賦[2]
,不是過也。公貨足以賓獻(xiàn)[3]
,家貨足以共用,不是過也。夫貨馬郵則闕于民,民多闕則有離叛之心,將何以封矣?”
“
昔斗子文三舍令尹,無一日之積,恤民之故也。成王聞子文之朝不及夕也,于是乎每朝設(shè)脯一束,糗一筐,以羞子文;至于今秩之。成王每出子文之祿,必逃,王止而后復(fù)。人謂子文曰人生求富而子逃之何也對(duì)曰夫從政者以庇民也民多曠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死無日矣我逃死非逃富也。故莊王之世,滅若敖氏[4]
,唯子文之后在,至于今處鄖,為楚良臣。”
“
今子常,先大夫之后也,而相楚君無令名于四方。民之羸餒,日已甚矣。四境盈壘,道歹堇相望,盜賊伺目,民無所放[5]
。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厭,其速怨于民多矣。子常其能賢于成、靈乎?成不禮于穆,愿食熊蹯,不獲而死。靈不顧于民,一國(guó)棄之如遺跡焉。子常為政,而無禮不顧甚于成、靈,其獨(dú)何力以待之!”
期,乃有柏舉之戰(zhàn),子常奔鄭,昭王奔隨。
(選自《國(guó)語?
楚語》,有改動(dòng)。)
注釋:
[1]
子常,子囊(即后文的“
先大夫”
)之孫;斗且及后文的斗子文,都是楚國(guó)的官員。文中這些人名及地名下加了橫線;文中成王(后文又簡(jiǎn)稱“
成”
)這類王名下也加了橫線。
[2]
稱賦:與兵賦相稱。
[3]
賓獻(xiàn):饋贈(zèng)及進(jìn)貢。
[4]
若敖氏,與斗子文同族。[5]
放:依。
11.
對(duì)下列各句中加點(diǎn)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
.以羞子文
羞:羞辱
B
.是勤民以自封
勤:使…
勞苦
C
.相楚君無令名于四方
令:美好
D
.至于今秩之
秩:以…
為慣例
1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
.之:成王聞子文之朝不及夕也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B
.其:而無禮不顧甚于成、靈,其獨(dú)何力以待之!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C
.而: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厭
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
D
.于:子常其能賢于成、靈乎
寡人之于國(guó)也,盡心也耳矣
13.
下列各句中加點(diǎn)詞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
A
.國(guó)馬足以行軍 B
.是勤民以自封也
C
.至于今處鄖 D
.一國(guó)棄之如遺跡焉
14.
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都能作“
子常必亡”
依據(jù)一項(xiàng)是(
)
①
令尹問蓄聚積實(shí),如餓豺狼焉 ②
夫貨馬郵則闕于民,民多闕則有離叛之心
③
是勤民以自封也,死無日矣 ④
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厭
⑤
無禮不顧甚于成、靈 ⑥
子常奔鄭,昭王奔隨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15.
原文加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
.人謂/
子文曰人生/
求富而子逃之/
何也/
對(duì)曰/
夫從政者以/
庇民也民/
多曠者/
而我取富焉/
是勤民以自封也/
死無日矣/
我逃死/
非逃富也。
B
.人謂子文曰/
人生/
求富而子逃/
之何也對(duì)/
曰/
夫從政者/
以庇民也/
民多/
曠者而我取/
富焉/
是勤民以自封也/
死無日矣/
我逃/
死非逃/
富也。
C
.人謂子文曰/
人生求富/
而子逃之/
何也/
對(duì)曰/
夫從政者/
以庇民也/
民多曠者/
而我取富焉/
是勤民以自封也/
死無日矣/
我逃死/
非逃富也。
D
.人謂/
子文曰人生/
求富而子逃之/
何也/
對(duì)曰/
夫從政/
者以庇民也/
民多/
曠者而我取/
富焉/
是勤民以自封也/
死無日矣/
我逃/
死非逃/
富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609255.html
相關(guān)閱讀:“始汲黯為謁者”閱讀答案及翻譯
“王適,好讀者,懷奇負(fù)氣”閱讀答案及翻譯
《答吳充秀才書》閱讀答案
《劉敞,字原父》閱讀答案及翻譯
“韓令坤,磁州武安人”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