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考查而設(shè)),完成
5-9
小題。
郭崇韜,代州雁門人,為人明敏,能應(yīng)對,以材干見稱。莊宗李存勖為晉王,崇韜為中門使,甚見親信。
晉兵圍張文禮于鎮(zhèn)州,久不下。契丹入寇,晉人皆恐,欲解圍去,莊宗未決,崇韜曰:“
契丹□
來,非救文禮。晉新破梁軍,宜乘已振之勢,不可遽自退怯。”
莊宗然之,果敗契丹。莊宗即位,國號唐,拜崇韜兵部尚書。
梁王彥章?lián)羝频聞伲栖姈|保楊劉,彥章圍之。莊宗引短兵出戰(zhàn),大敗而歸。莊宗問崇韜:“
計安出?”
是時,唐已得鄆州矣,崇韜因曰:“
彥章志在鄆州。臣愿得兵數(shù)千,筑壘□
必爭之地,以應(yīng)鄆州為名,彥章必來爭,既分其兵,可以圖也。”
莊宗以為然,乃遣崇韜與毛璋將數(shù)千人,渡河筑壘于博州東。彥章果引兵急攻之,及攻壘不克,還趨楊劉,莊宗敗之。
康延孝自梁奔唐,先見崇韜,崇韜延之臥內(nèi),盡得梁虛實。唐自失德勝,梁兵日掠澶、相,又聞延孝言梁欲大舉,唐諸將皆憂惑。莊宗患之,□
問諸將,諸將皆曰:“
不若以河為界,與梁約罷兵。”
莊宗不悅,召崇韜問計,崇韜曰:“
陛下興兵十余矣。人皆引首以望成功而思休息,此豈按兵持久之時乎?愿陛下長驅(qū)搗梁巢穴,不出半月,天下定矣!”
莊宗大喜,即日下令軍中從鄆州入襲汴,八日而滅梁。莊宗與諸將以兵取天下,而崇韜未嘗居戰(zhàn)陣,徒以謀議居佐命第一之功。
及莊宗即位,宦者馬紹宏當為樞密使,而崇韜不欲紹宏在己上,乃以張居翰為樞密使。紹宏失職怨望,崇韜頗懼,語其故人子弟曰:“
今群小交興,吾欲避之,庶幾免禍,可乎?”
故人子弟對曰:“
今公權(quán)位已隆,而下多怨嫉,一失其勢,能自安乎?”
崇韜曰:“
奈何?”
對曰:“
今中宮未立而劉氏有寵宜請立劉氏為皇后而多建天下利害以便民者然后退而乞身雖有讒間其可動乎”
崇韜乃上書請立劉氏為皇后。
崇韜素廉,自從入洛,始受四方賂遺,故人子弟或以為言,崇韜曰:“
今?鎮(zhèn)諸侯,多梁舊將。一切拒之,豈無反側(cè)?且藏于私家,何異公帑?”
明,天子有事南郊,乃悉獻其所藏,以佐賞給。莊宗已郊,遂立劉氏為皇后。
(節(jié)選自《新五代史·
唐臣傳,有刪改》)
5.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崇韜為中門使,甚見親信 見:拜見
B.
先見崇韜,崇韜延之臥內(nèi) 延:邀請
C.
紹宏失職怨望,崇韜頗懼 望:埋怨
D.
自從入洛,始受四方賂遺 遺:贈送
6.
填入下列句子“□”
中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3
分)
①
契丹□
來,非救文禮
②
筑壘□
必爭之地
③
莊宗患之,□
問諸將
A.①
之 ②
于 ③
以 B.①
且 ②
則 ③
以
C.①
且 ②
于 ③
而 D.①
之 ②
則 ③
而
7.
下列文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今中宮未立而劉氏/
有寵宜請立/
劉氏為皇后而多建天下/
利害以便民者/
然后退而乞/
身雖有讒/
間其可動乎
B.
今中宮未立而劉氏/
有寵宜請立劉氏/
為皇后而多建/
天下利害以便/
民者然后退/
而乞身雖有讒間/
其可動乎
C.
今中宮未立/
而劉氏有寵/
宜請立劉氏為皇后/
而多建天下利害以便民者/
然后退而乞身/
雖有讒間/
其可動乎
D.
今中宮未立/
而劉氏有寵宜/
請立劉氏為皇后而多/
建天下利害以便民者/
然后退而乞/
身雖有讒間/
其可動乎
8.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郭崇韜為人處世明達敏捷,善于交際應(yīng)對,又才能出眾,得到了李存勖的信任和重用。
B.
李存勖無論為晉王時,還是稱帝以后,在與梁的對壘中,郭崇韜都表現(xiàn)了非凡的謀略。
C.
郭崇韜大公無私、嫉惡如仇,直接免去了結(jié)黨營私興風作浪的宦者馬紹宏樞密使的職務(wù)。
D.
在李存勖稱帝以后,郭崇韜變得位高權(quán)重,他收受財物的行為受到了故人子弟的誤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610779.html
相關(guān)閱讀:《竇群,字丹列》閱讀答案及翻譯
【明】袁中道《關(guān)木匠傳》閱讀答案及翻譯
韓愈《新修滕王閣記》閱讀答案及翻譯
蘇洵《六國論》劉開《問說》比較閱讀答案
“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