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歷史輔導:教你解答大跨度問答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大跨度、高概括”問答題在多年來的高題命題中已成為相對穩(wěn)定的題型。此類題型是以某一問題為求答對象,考查與之橫向、縱向相關的。它要求考生將散布在課本各處有關點進行回憶,加以歸納,并作宏觀概括,理出一條清晰的線索來。它是從宏觀的角度或從全局的高度對某一專題、某一點進行大跨度的概括歸納總結,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歸納、概括和理論素養(yǎng)水平。

  例1. 結合有關社會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yè)的興衰過程。簡要說明民族資本主義工業(yè)在舊中國的歷史地位。

  解析:這是一道大跨度、高概括的評述題。第一問要求結合原因概述民族資本主義工業(yè)的興衰過程,偏重史實;第二問說明其歷史地位,偏重史論。此題從宏觀的角度、從近代史全局的高度來考查考生對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史的理解和認識;即考查考生對有關知識掌握的準確性,又考查考生的歸納、概括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題,首先要準確界定所規(guī)定的時候范圍。從題目中“1949年以前”“舊中國”等信息看,其時間范圍的上限沒有確定,應當注意。然后針對題目的要求,有的放矢地作答。解答此題的第一問要注意兩點:第一,對這種縱向大跨度的問題,應采取以時為序的概述法。“興衰過程”可分為“萌牙”(鴉片戰(zhàn)爭前的工場手工業(yè))、“開始興起”(19世紀六七十年代)、“初步發(fā)展”(甲午戰(zhàn)爭后)、“迅速發(fā)展”(一戰(zhàn)期間)和“陷入困境”(20世紀30~40 年代)五個階段來概述。第二,在概述每一階段時,都要注意“結合有關的社會背景”即原因答題,這一問知識考查的容量較大,高二,特別要求準確掌握歷史發(fā)展的階段特征,主要考查概括能力。

  試題第二問主要考查分析能力,難度也明顯提高。什么叫“歷史地位”?從哪些角度去說明其“歷史地位”?應從三個方面去分析:首先強調(diào)它是“新的經(jīng)濟因素”,“有利于社會的進步”;其次,新的經(jīng)濟帶來了新的階級關系;最后,指出它在整個社會經(jīng)濟中所處地位,得出獨立發(fā)展的結論。

例2. 從自我和社會的角度,綜合分析我國沿海地區(qū)近代以來,尤其是近20年來經(jīng)濟發(fā)展較快的原因。

  解析:此題不僅跨度大,容量大,而且是、歷史、三個學科的綜合,必須具有很強的綜合歸納能力,因而難度也較大。解答此題要有正確地時空觀包括空間力,必須很快反映出沿海地區(qū)所包括的14個省市,對歷史基礎知識要求很高。此外,掌握知識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和知識遷移能力,運用立體化的、系統(tǒng)化的網(wǎng)絡知識結構,分析題目中的“原因”。要有較強的歸納能力,能從、歷史、三個不同的角度反映出題目所要求的內(nèi)容來。

 。壑敢

  1. 大跨度問答題顧名思義是跨度大,或橫向或縱向。審明題意,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是回答好問答題的前提和關鍵。一道典型完整的問答題,包含有提示語、求答項目、中心語、限定條件四種構題成分。只有審定好題目的基本結構,才能完整、準確地把握題意和要求。

  2. 確定好題型,即找出試題中的提示語,明確試題對答題表達方式的要求。大跨度問答題與其他題型一樣,具有“分析說明”“分析比較”“概括指出”、“比較說明”等表達方式。審題時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注意將有關方式巧妙結合,并按照題意,分出輕重主次。

  3. 審定好解答對象和限定條件。大跨度問答題中的限定條件很多,如時間限定、空間限定、角度限定等,它的跨度往往是很大的。如上面第一題基本上都是時間和空間的限定。而第二題則是三個學科的大跨度聯(lián)系,跨度可謂很大。要求對所掌握的知識必須網(wǎng)絡化,并具有立體性、結構性和系統(tǒng)性,還需要具有很強的時空觀和空間。在大跨度問答題中,限定條件雖然不是試題的主干,但對于答案重點的確定、內(nèi)容要點的取舍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它會起著答題路標的作用。

  4. 答好大跨度問答題的要害不在技巧,而在于對歷史知識的系統(tǒng)化和網(wǎng)絡化,對知識深層次的理解、認識和掌握,對高層次歷史學科能力的不斷提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61112.html

相關閱讀:2013高考文綜答題技巧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