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9
題。
①
光逸,字孟祖,樂安人也。初為博昌小吏,縣令使逸送客,冒寒舉體凍濕,還遇令不在,逸解衣炙之,入令被中臥。令還,大怒,將加嚴(yán)罰。逸曰:“
家貧衣單,沾濕無可代。若不暫溫,勢必凍死,奈何惜一被而殺一人乎!君子仁愛,必不爾也,故寢而不疑。”
令奇而釋之。
后為門亭長,迎新令至京師。胡毋輔之與荀邃共詣令家,望見逸,謂邃曰:“
彼似奇才。”
便呼上車,與談良久,果俊器。令怪客不入吏白與光逸語令大怒除逸名斥遣之。
后舉孝廉,為州從事,棄官投輔之。輔之時(shí)為太傅越從事中郎,薦逸于越,越以門寒而不召。越后因閑宴,責(zé)輔之無所舉薦。輔之曰:“
前舉光逸,公以非世家不召,非不舉也。”
越即辟焉。書到郡縣,皆以為誤,審知是逸,乃備禮遣之。
尋以世難,避亂渡江,復(fù)依輔之。初至,屬輔之與謝鯤、阮放、畢卓、羊曼、桓彝、阮孚散發(fā)裸袒,閉室酣飲已累日。逸將排戶入,守者不聽,逸便于戶外脫衣露頭于狗竇中窺之而大叫。輔之驚曰:“
他人決不能爾,必我孟祖也。”
遽呼入,遂與飲,不舍晝夜。時(shí)人謂之八達(dá)。元帝以逸補(bǔ)軍諮祭酒。中興建,為給事中,卒官。
(節(jié)選自《晉書》卷四十九列傳第十九)
5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
、冒寒舉體凍濕
舉:全
B
、逸解衣炙之
炙:烤
C
、若不暫溫
溫:溫暖
D
、逸將排戶入
排:推開
6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
、便呼上車,與談良久
遂與飲,不舍晝夜
B
、逸解衣炙之
令奇而釋之
C
、薦逸于越
逸便于戶外脫衣
D
、奈何惜一被而殺一人乎
令奇而釋之
7
.下列文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
、令怪客不入\
吏白與光逸\
語令\
大怒\
除逸名\
斥遣之。
B
、令怪客不入\
吏白與光逸語\
令大怒\
除逸名\
斥遣之
C
、令怪客不入吏\
白與光逸語\
令大怒除逸\
名斥遣之
D
、令怪客不入\
吏白與光逸\
語令大怒\
除逸名\
斥遣之
8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
、光逸為小吏時(shí),一次替縣令送客淋濕了全身,趁縣令不在,解衣鉆入縣令被子里御寒,受到縣令的嚴(yán)厲責(zé)罰。
B
、任門亭長時(shí),因其奇異的才能受到前來縣令家的胡毋輔之和荀邃的賞識,卻被妒才的縣令除名。
C
、光逸棄官投奔輔之后,得到輔之的舉薦,但看重門第的太傅越卻拒絕征召。
D
、再次投靠輔之的光逸,在亂世中無所作為,于是借酒澆愁,晝夜酣飲,被時(shí)人稱為“
八大”
。
9
.根據(jù)具體要求分別完成下面各題(10
分)。
(1)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7
分)
①
君子仁愛,必不爾也,故寢而不疑。(3
分)
②
書到郡縣,皆以為誤,審知是逸,乃備禮遣之。(4
分)
(2
)閱讀全文,概述光逸的性格特點(diǎn)。(3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5
、答案:C
(獲得溫暖,保暖,動詞)
6
、答案:A
(與:和,同,介詞。B
之:都為代詞,但前者代物,后者代人;C
于:都為介詞,前者相當(dāng)于“
向”
,后者相當(dāng)于“
在”
;D
而:都為連詞,前者表轉(zhuǎn)折,后者表承接)
7
、答案:B
8
、答案:C
(A
、并未受罰,而是去“
奇而釋之”
;B
、“
奇異的才能”
是胡毋輔之的猜測,賞識他的只有胡毋輔之;D
、“
無所作為,借酒澆愁”
為無中生有,被稱為“
八大”
的是包括光逸、胡毋輔之在內(nèi)的八個(gè)人)
9
、答案:(1
)①
君子懷著仁安愛之心,您一定不會這樣做,所以我就睡下了,一點(diǎn)也沒有遲疑。(得分點(diǎn):“
爾”“
疑”
各1
分,句意通順1
分)
②
征召的文書到達(dá)郡縣,郡縣長官都認(rèn)為文書有誤,仔細(xì)核實(shí)才確認(rèn)是光逸,于是郡縣長官準(zhǔn)備好禮物為他送行。(得分點(diǎn):“
書”“
審”“
遣”
各1
分,句意通順1
分)
(2
)光逸的性格特點(diǎn):為人誠實(shí)
能言善辯
放達(dá)灑脫(大意對即可,一點(diǎn)1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613667.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考復(fù)習(xí):古今異義詞表解
《談傳世》閱讀答案
“孟軻受業(yè)于子思,既通,游于諸侯”閱讀
《曾鞏,字子固》閱讀答案及翻譯
《贈黎安二生序》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