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羅隱《雜說》高三年級文言文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小編為大家準備了高三年級文言文閱讀答案,希望同學們的寫作水平更上一層樓。
羅隱《雜說》高三年級文言文閱讀答案
雜 說
羅隱
?璧①之與瓦礫,其為等差,不俟言而知之矣。然?壁者,雖絲粟玷?②,人必見之,以其為有用之累也;為瓦礫者,雖阜積?盈③,人不疵其質者,知其不能傷無用之性也。是以有用者絲粟之過,得以為跡;無用者具體④之惡,不以為非。
亦猶鏡之與水,水之于物也。泓然而可以照,鏡之于物,亦照也。二者以無情于外,故委照者不疑其丑好焉,不知水之性也柔而婉,鏡之性也剛而健。柔而婉者有時而動,故委照者或搖蕩可移;剛而健者非缺裂不能易其明,故委照者亦得保其質。
【注釋】①?璧:一種玉器。②絲粟玷?:絲粟,細小。玷?:瑕疵,缺點。③阜積?盈:阜,山。 甍,井。④具體:全體。
22.第一段以“?壁”比喻,以“瓦礫”比喻。(2分)
23.對“為瓦礫者,雖阜積?盈,人不疵其質者,知其不能傷無用之性也”一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2分)
A.些瓦礫,即使堆積如山,人們不會非議它的本質,是因為知道這不能妨礙它無用的本性。
B.那些瓦礫,雖然堆積如山,人們不會嗤笑它的本質,就在于知道這不能改變它無用的事物。
C.那些瓦礫,雖說堆積如山,人們不會指出它的本質瑕疵,是因為知道這不能損害它無用的本性。
D.那些瓦礫,縱然堆積如山,人們不會嘲諷它的本質缺點,就在于知道這不能傷害它無用的事物。
24.分析第二段中鏡與水的異同。(4分)
(1)相同點:
(2)不同點:
25.從句式的角度賞析第②段中的畫線句。(3分)
26.概括兩段文字的觀點。(2分)
(1)
(2)
22.有用者(高尚者)無用者(低賤者)。(2分)
23.A (2分)
24.(1)相同點:可以照物;對外物沒有情感。(2)不向點:水性也柔而婉,鏡性剛而健;水隨風而動改變所照物的映像,而鏡子不會。(4分)
25.采用整句的形式(整齊的句式),將鏡子與水兩兩對照,突出兩者截然不同的特性與作用。(3分)
26.(1)人們重視有用者(高尚者)的缺點,而不在乎無用者(低賤者)錯誤。
(2)剛健者(高尚者)能使人保持本性,而柔婉者(低賤者)卻能改變?nèi)说谋拘浴?2分)
譯文
美玉與瓦礫,它們之間的差別,不待說就知道了。然而美玉有細小的瑕疵,人們一定看得見,因為它成了有用(物)的牽累,那些瓦礫,即使堆積如山,人們不會非議它的本質,是因為知道這不能妨礙它無用的本性。所以有用之物的細小瑕疵,能夠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無用之物整體上的壞處,人們也不認為不好。
也好比鏡子與水:水對于人而言,幽深寬廣可以用來照人,鏡子對于人來說,也可以用來照人。兩者對外物都沒有情感,所以用它們來照的人也不會對它們產(chǎn)生是好是壞的疑慮。人們卻不知道水的本性柔婉,鏡子的本性剛健。柔婉的東西時;蝿,所以拿它自照的人有

時因為水面搖蕩而印象模糊;剛健的東西如果不是碎裂就不會改變它明亮照人的特點,所以用它自照的人也能夠保持自己容貌特征。
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三年級文言文閱讀答案就到這里了,希望同學們認真閱讀,祝大家學業(yè)有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614523.html

相關閱讀:文言文閱讀《上書言世務》
《詹體仁,字元善》閱讀答案及評分細則
“大王?父居?,狄人攻之”閱讀答案
“利不可兩,忠不可兼”閱讀答案及解析翻譯
《蔣瑤,字粹卿》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