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銘》閱讀答案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銘 蘇轍 公諱軾.姓蘇,字子瞻,一字和仲,世家眉山。公生十,太夫人親授以書, 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 太夫人嘗讀《東漢史》 , 至《范滂傳》 , 慨然太息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銘
蘇轍
公諱軾.姓蘇,字子瞻,一字和仲,世家眉山。公生十,太夫人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太夫人嘗讀《東漢史》,
至《范滂傳》,
慨然太息。公侍側曰:軾若為滂,太夫人亦許之否乎?”太夫人曰:“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耶?”公亦奮厲,有當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
比冠,
學通經史,

文日數千言。

公之于文,得之于天。少與轍皆師先君。初好賈誼、陸贄書,論古今治亂,不為空言。既而讀《莊子》,喟然嘆息曰:“吾昔有見于中,口未能言,今見《莊子》,得吾心矣”乃出《中庸論》,其言微妙,皆古人所未喻。嘗謂轍曰:“吾視今世學者,獨子可與我上下耳。”既而謫居于黃,杜
門深居,馳騁翰墨,其文一變,如川之方至,而轍瞠然不能及矣。后讀釋氏書,深悟實相,參之孔、老,博辯無礙,浩然不見其涯也。

先君晚歲作《易傳》,未完,疾革,命公述其志。公泣受命,卒以成書,然后千載之微言,煥然可知也。復作《論語說》,時發(fā)
孔氏之秘。最后居海南,作《書傳》,推明上古之絕學,多先儒所未達。既成三書,撫之嘆曰:“今世要未能信,后有君子當知我矣。”
公詩本似李、杜,晚喜陶淵明,追和之者幾遍,凡四卷。幼而好書.老而不倦.自言不及普人,至唐褚、薛、顏、柳,仿佛近之。平生篤于孝友,輕時好施。其于人,見善稱之,如恐不及;見不善斥之,如恐不盡;見義勇于敢為,而不顧其害。用此數困于世,然終不以為恨
?子谥^伯夷、叔齊古之賢人,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公實有焉。
(節(jié)選自《蘇轍集》,有刪改)
11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平確的一項是(3
分)
A
.學通經史,屬
文日數千言
屬:寫作
B
.既而謫居于黃,杜
門深居
杜:關閉
C
.復作《論語說》,時發(fā)
孔氏之秘
發(fā):發(fā)展
D
.用此數困于世,然終不以為恨

恨:遺憾
12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蘇軾學術成就的一組是(3
分)

比冠,學通經史

論古今治亂,不為空言

今見《莊子》,得吾心矣

其言微妙,皆古人所未喻

博辯無礙,浩然不見其涯也

用此數困于世,然終不以為恨
A
.②④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③⑥
13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
.蘇軾少時即胸懷大志,以前賢為榜樣,渴望用自己的才干造福社會。為了實現(xiàn)這樣的目標,他發(fā)奮學習。
B
.謫居黃州,是蘇軾人生的一個分水嶺。此前的蘇軾,才高而自負;此后的蘇軾,潛心讀書,學貫儒佛道三家。
C
.蘇軾繼承父親的遺志,完成了《易傳》、《論語說》和《書傳》。蘇軾擔心這三本書在當世無人能夠理解。
D
.蘇軾晚特別喜愛陶淵明的詩歌,把陶淵明的詩幾乎追和了一遍。書法造詣也很高,可與唐代書法名家比肩。
14
.把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
分)
(l
)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其文一變,如川之方至,而轍瞠然不能及矣。(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614543.html

相關閱讀:《孔靖,字季恭》閱讀答案及翻譯
《汾湖石記》閱讀答案及翻譯
韓棱字伯師 閱讀答案
《王克敬,字叔能》閱讀答案及翻譯
《莊辛說楚襄王》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