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江一鶴
張居祥
江一鶴是一代名廚。他早年游歷江浙一帶,紅案白案皆工,尤其是時鮮果蔬,在他手中更顯奇妙。據(jù)說他從杭州一位前輩手里得一古本,日夜揣度,終于悟得五代名尼梵正的風景拼盤的奧妙,將中國的花式冷盤、雕刻拼盤技藝推向一個高峰。
江一鶴憑這一身絕技,獨步蘇杭,不想六十歲那年,忽然遁身山城盱眙,打算在此安享晚年。山城名店“
金谷園”
老板三番五次登門延請,終于說動江一鶴出任首席大廚,其實只是掛名。金谷園是百年老店,資本雄厚,為了讓江一鶴成為永遠的金字招牌,老板特意給他辟個很雅致的小園子。園子在半山坡上,南面正對淮河。人在園中,晴看帆影,雨看流嵐,山石林泉,風景絕佳?山机Q將園子平整成一塊一塊菜地,不種奇花異卉,只種瓜果蔬菜。春來綠韭鋪畦,夏至豆角滿架。深秋時節(jié),碩大的蘿卜半截出土,像是正在捉迷藏的調皮小子,探出頭來挑逗玩伴;冬天的大白菜,則在陽光下站成方陣,別有氣勢。去過園子的人都說可惜了,好端端的一個花園,被江一鶴弄成了農(nóng)家菜園子。
江一鶴平時除了偶爾下廚看看徒弟做活,其余時間大多一個人待在小園子里,侍弄他的瓜果蔬菜,有時喝茶聽越劇,有時也畫畫,但從沒有人見過他的畫。
話說那年盛夏時節(jié),蘇浙滬三地書畫界人士齊聚盱眙,舉行華東書畫名家邀請賽。這是五年一度的盛事,雖是民間活動,但因名家云集,所以規(guī)格極高。經(jīng)過十天的角逐,山城書畫名家汪遇農(nóng)憑著一組《都梁十景圖》的立軸力拔頭籌。汪遇農(nóng)是康熙年間進士汪元任之后,早年師
汪遇農(nóng)回到盱眙,終日悠游山水,參悟畫意。盱眙古稱都梁,佳山秀水,天然一派地上畫卷,“
都梁十景”
更是名聞遐邇。汪遇農(nóng)日日浸淫其中,如是十年,竟然跳出師門樊籬,自成一家。那天,汪遇農(nóng)將十幅《都梁十景圖》立軸往金谷園展廳一掛,紙上風景,煙霞滿室,其他作品頓時失色。
按慣例,大賽閉幕酒宴在金谷園大廳舉行。一時間,高朋滿座,勝友如云。金獎作品高懸大廳舞臺之上,大家釃酒賦詩,飛觴論畫。金獎得主汪遇農(nóng)被簇擁著,如眾星拱月。酒過三巡,正在大家酒酣耳熱之際,忽見一個年輕的廚師,手持一特制竹質砧板,闊步登臺,朗聲道:“
只見竹質一尺見方的砧板上各色果醬打底,隨意涂抹,竟然涂出一片湖青山綠、天光云影。然后以芹菜、豆芽、未熟的小蕃茄、黃瓜切片作材料,為樹,為林,為亭,為草甸,為僧舍,為欄檻,拼成一幅絕妙山水畫。近水遠山,平林含煙,峰巒疊翠;僧廬野徑,人影竹影,渾然天成。以果子醬為墨題款:瑞巖庵清曉圖,
汪遇農(nóng)更是沉吟不語。
良久,轉身,長嘆!隨即,他猛然扯下那十幅《都梁十景圖》當眾撕碎,既而面帶微笑,長揖不起:“
在下學藝不精,見笑了,諸位請回!”
后來,汪遇農(nóng)不再作畫,他拜江一鶴為師,專攻果蔬拼盤,數(shù)年苦習,居然將地上山水、盤中風景與胸中丘壑融為一體,學會了都梁十景的拼盤。閑時閉門讀書,他對宋代陶谷《清異錄》那段寫梵正的文字尤為著迷:“
比丘尼梵正,庖制精巧,用鱸酢、膾脯、醢醬、瓜蔬,黃赤雜色,斗成景物,若坐及二十人,則人裝一景,合成輞川圖小樣。”
他晨昏誦讀,日夜研習,參照王維田園組詩《輞川集》二十首之詩意,拼成二十道經(jīng)典果蔬拼盤,復原出《清異錄》中的“
輞川小樣”
。此外,他還將曾游歷過的勝景一一化作盤中風光。真可謂“
菜上有山水,盤中溢歌詩”
。
有人問汪遇農(nóng)為何不再作畫,他總是微微一笑說:“
我何曾停止作畫?”
(選自2015
年8
月23
日《淮安日報》,有刪改)
(1
)下列對這篇小說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
分)
A
.文中比較詳細地描寫了江一鶴園子里的四季景象,充滿田園情趣,既給讀者直觀具體的印象,也襯托出江一鶴清新脫俗的人格。
B
.汪遇農(nóng)在江南數(shù)年,在畫藝上并沒有取得成就,主要是因為他對李苦禪的作品并未用心領會,最終難得其神韻。
C
.金谷園老板依仗雄厚資本,三番五次延請江一鶴出任首席廚師,甚至不惜為他開辟一個小園子,只因看中他的拼盤技藝,可見老板唯利是圖的商人本性。
D
.汪遇農(nóng)舍棄作畫而致力于學習拼盤技藝的故事耐人尋味,其中蘊含著作者對藝術家空談理論而不注重創(chuàng)作實踐的作風的批判,發(fā)人深省。
E
.文中寫汪遇農(nóng)癡迷于《清異錄》中梵正庖制之法的文字,看似閑筆,實則是汪遇農(nóng)一貫潛心畫藝的體現(xiàn),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刻畫。
(2
)作者對江一鶴的直接刻畫著墨不多,但人物個性鮮明。請結合相關文字簡要分析其人物形象。(6
分)
(3
)汪遇農(nóng)一生鉆研畫藝,可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的主要心理狀態(tài)各有不同,請分別簡要說明。(6
分)
(4
)本文題為“
江一鶴”
,但寫汪遇農(nóng)的文字遠多于江一鶴,請結合全文探究小說這樣安排的作用。(8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1.
(1
)【參考答案】選E
得3
分,選A
得2
分,選C
得1
分,選BD
不得分。B
項“
主要是因為他對李苦禪的作品并未用心領會”
與原文“
用情太深”
相矛盾。C
項主體部分正確,但“
可見老板唯利是圖的商人本性”
這一結論過于武斷。D
項對主題的概括不正確,汪遇農(nóng)也并非“
空談理論而不注重創(chuàng)作實踐”
。
(2
)【參考答案】①
勤學好思。日夜揣度古本,悟得拼盤奧妙。②
熱愛田園生活。金谷園老板贈與他小花園,卻被他改種蔬菜瓜果。③
淡泊清雅。平時主要獨處園中,聽劇畫畫,不為俗務所累。④
臻于化境(技藝精湛)。能將畫藝與拼盤技藝融會貫通,別創(chuàng)一格。(每點2
分,任意答對3
點都可得6
分。如考生有其他合理分析,也可酌情給分)
(3
)【參考答案】第一階段:游學江南,師從李苦禪,頗得苦禪神韻,但沒有自己的建樹。心理狀態(tài)是悵然若失。(2
分)第二階段:回到盱眙,悠游山水,參悟畫意,形成自己的畫風。心理狀態(tài)是志得意滿。(2
分)第三階段:不再紙上作畫,師從江一鶴苦攻果蔬拼盤,使畫意與拼盤渾然為一。心理狀態(tài)是自得其樂。(2
分)
(4
)【參考答案】①
人物刻畫上,表面上重點寫汪遇農(nóng),實質上是為了寫江一鶴,以汪遇農(nóng)的藝術追求折射江一鶴的藝術造詣;②
刻畫手法上,以次要人物襯托主要人物,避免平鋪直敘,體現(xiàn)出作者的藝術匠心,使小說更有張力;③
情節(jié)安排上,實寫(明寫)汪遇農(nóng),虛寫(暗寫)江一鶴,虛實結合(雙線交織),使筆法搖曳生姿;④
主題表達上,開始寫江一鶴學藝有成,然后筆鋒一轉,寫汪遇農(nóng)學藝歷程,最后二人合為一線,寫汪遇農(nóng)在江一鶴指點下領悟繪畫真諦,巧妙突出主題:真正高妙的藝術一定是渾然天成的,必須脫離名韁利鎖,獨創(chuàng)一格。(任意答出一點給2
分,答出兩點給5
分,答出三點給8
分。如果考生有自己的觀點且言之成理,也可給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616122.html
相關閱讀:《選擇 鄒德學》閱讀答案
文學類文本閱讀《最佳配偶》附答案
《老黃牛 伍維平》閱讀
《喜事》閱讀答案
《熬鷹》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