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況鐘,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書呂震,奇其才,薦授儀制司主事。遷郎中。宣德五,帝以郡守多不稱職,會蘇州等九府缺,皆雄劇地,命部、院臣舉其屬之廉能者補之。鐘用尚書蹇義、胡?等薦,擢知蘇州,賜敕以遣之。
②
蘇州賦役繁重,豪猾舞文為奸利,最號難治。鐘乘車至府。初視事,群吏環(huán)立請判牒。鐘佯不省,左右顧問,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謂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詰之曰:“
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強我行。若輩舞文久,罪當(dāng)死。”
立捶殺數(shù)人,盡斥屬僚之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鐘乃蠲煩苛,立條教,事不便民者,立上書言之。
③
當(dāng)是時,屢詔減蘇、松重賦。鐘與巡撫周忱悉心計畫,奏免七十余萬石。凡忱所行善政,鐘皆協(xié)辦成之。所積濟農(nóng)倉粟歲數(shù)十萬石,振荒之外,以代居間雜辦及逋租。其為政,纖悉周密。嘗置二簿識民善惡,以行勸懲。又置通關(guān)勘合簿,防出納奸偽。置綱運簿,防運夫侵盜。置館夫簿,防非理需求。興利除害,不遺余力。鋤豪強,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④
初,鐘為吏時,吳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為吏部司務(wù),遇鐘有恩。至是鐘數(shù)延見,執(zhí)禮甚恭,且令二子給侍,曰:“
非無仆隸,欲藉是報公耳。”
思忠家素貧,未嘗緣故誼有所干。人兩賢之。
⑤
鐘嘗丁母憂,郡民詣闕乞留。詔起復(fù)。正統(tǒng)六,秩滿當(dāng)遷,部民二萬余人,走訴巡按御史張文昌,乞再任。詔進正三品俸,仍視府事。明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為立祠。鐘剛正廉潔,孜孜愛民,前后守蘇者莫能及。 (
節(jié)選自《明史》卷一六一)
【注】①
蠲( juān)
:免除 ②
逋(bū)
:欠交,拖欠。
12
、對下列句子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嘗置二簿識民善惡
識:識別
B
、以行勸懲
勸:獎勵
C
、至是鐘數(shù)延見
延:邀請
D
、未嘗緣故誼有所干
干:求取
13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
、 鐘用尚書蹇義、胡?等薦,擢知蘇州
廣用善騎射殺首虜多,為漢中郎
B
、
凡忱所行善政,鐘皆協(xié)力成之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
、
執(zhí)禮甚恭,且令二子給侍
北山愚公者,且九十
D
、 前后守蘇者莫能及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
14
、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況鐘“
孜孜愛民”
的一組是(
)
①
立捶殺數(shù)人,盡斥屬僚之貪虐庸懦者
②
鐘乃蠲煩苛,立條教,事不便民者,立上書言之
③
凡忱所行善政,鐘皆協(xié)力成之
④
振荒之外,以代民間雜辦及逋租
⑤
鋤豪強,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⑥
執(zhí)禮甚恭,且令二子給侍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③④⑥ D
、②⑤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622376.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宗則天順圣皇后武氏”閱讀答案
《西門豹治鄴》閱讀答案及翻譯
《宜城縣開國伯柳公行狀》閱讀答案及翻譯
《游虞山記》閱讀答案附翻譯
“十冬,上行幸甘泉”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