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自中平黃巾之亂,天下震擾。士大夫莫不擇所從,以為全身遠害之計,然非豪杰不能也。
荀?少時,以潁川四戰(zhàn)之地,勸父老亟避之,鄉(xiāng)人多懷土不能去,?獨率宗族往冀州,袁紹待以上賓之禮。?度紹終不能定大業(yè),去而從曹操。
其鄉(xiāng)人留者,多為賊所殺。
袁紹遣使迎汝南士大夫,和洽獨往荊州,劉表以上客待之。洽曰:“所以不從本初,避爭地也。
昏世之主,不可黷近,久而不去,讒慝將興。”遂南之武陵,其留者多為表所害。
曹操牧兗州,陳留太守張邈與之親友?な扛呷岐氁詾殄惚爻碎g為變,率鄉(xiāng)人欲避之,眾皆以曹、張相親,不然其言。柔舉家適河北,邈果叛操。
郭嘉初見袁紹,謂其謀臣辛評等曰:“智者審于量主,袁公多端寡要,好謀無決,難與共濟大難,吾將更舉以求主,子盍去乎?”評等曰:“袁氏今最強,去將何之?”嘉不復言,遂去依曹操。操召見,與論天下事。出曰:“真吾主也。”
杜襲、趙儼、繁欽避亂荊州,欽數(shù)見奇于表,襲曰:“所以俱來者,欲全身以待時耳。子若見能不已,非吾徒敢。”及天子都許,儼曰:“曹鎮(zhèn)東必能濟華夏,吾知歸矣。”遂詣操。
河間邢?在無終,聞操定冀州,謂田疇曰:“聞曹公法令嚴,民厭亂矣,亂極則平。請以身先。”遂裝還鄉(xiāng)里。疇曰:“?,天民之先覺者也。”
孫策定丹陽,呂范請暫領都督,策曰:“子衡已有大眾,豈宜復屈小職!”范曰:“今舍本土而托將軍者,欲濟世務也。譬猶同舟涉海,一事不牢,即俱受其敗,此亦范計,非但將軍也。”策從之。
周瑜聞策聲問①
【注】
,便推結分好,及策卒權立,瑜謂權可與共成大業(yè),遂委心服事焉。
諸葛亮在襄陽,劉表不能起;一見劉備,事之不疑。此諸人識見如是,安得困于亂世哉!
(選自《容齋隨筆》),
【注】
①
聲問:
“問”
通“聞”
,
聲望;聲問即聲望。
10
、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曹操牧兗州,陳留太守張邈與之親友
親友:親人朋友
B
.欽數(shù)見奇
于表
見奇:顯現(xiàn)奇才
C
.譬猶同舟涉海,一事不牢
牢:謹慎
D
.諸葛亮在襄陽,劉表不能起
起:任用
11
、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都表明豪杰之士遠見卓識的一組是(
)
①?度紹終不能定大業(yè),去而從曹操
②郡士高柔獨以為邈必乘間為變,率鄉(xiāng)人欲避之
③杜襲、趙儼、繁欽避亂荊州,欽數(shù)見奇于表
④袁紹遣使迎汝南士大夫,和洽獨往荊州,劉表以上客待。
⑤周瑜聞策聲問,便推結分好
⑥諸葛亮在襄陽,劉表不能起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③⑥
D
.③④⑤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作者認為黃巾起義之后天下大亂,士大夫們紛紛“擇木而棲”,尋找賴以托身的主人,但只有英雄豪杰才能真正找到賴以托身的主人。
B
.荀?開始時率宗族前往冀州只是為了躲避家鄉(xiāng)潁川的戰(zhàn)亂,袁紹待他很好,但荀?發(fā)現(xiàn)袁紹不能成就大業(yè),最終離開袁紹投奔曹操。
C
.袁紹派遣使者延請汝南的士大夫,和洽之所以棄袁紹而往荊州,是因為他認為袁紹昏庸不可輕率接近,而荊州的劉表才是可以信任的人。
D
.孫策平定丹陽后,呂范請求暫領丹陽都督職務,一方面是想和孫策共謀大事,另一方面也是為自己長遠之計打算。
13
、把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0
分)
(
1
)智者審于量主,袁公多端寡要,好謀無決,難與共濟大難。(
4
分)
(
2
)聞曹公法令嚴,民厭亂矣,亂極則平。(
3
分)
(
3
)此諸人識見如是,安得困于亂世哉!。(
3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632867.html
相關閱讀:“御史大夫韓安國者,梁成安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崔浩字伯深》閱讀答案及翻譯
《冷泉亭記》閱讀答案附翻譯
“崔浩,字伯淵,清河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潘將軍失珠》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