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江盈科①
①天意之怒,見于候兆,惟心乎畏天者,自能測之;毋犯其怒,而能自必其命,余蓋驗諸舟人已。辛酉之夏,舟過豐城,日亭午,天色光瑩,萬里一碧,然甚暄熱,偶西北有黑云起,初如蓋,漸蔓衍鋪敘如絮。舟子謂余曰:“宜泊舟。”余曰:“晴霽無風,奈何泊?彼前舟魚貫,櫓者槳者皆弗泊也,而奚泊?”舟子曰:“惡風至矣,不泊,且覆。”遂維舟于岸,首尾皆植樁焉。余乃攜一童子登岸,頗舒攣縮,少憩賣漿家。俄而震風大作,屋瓦群飛如蝶,俯視江心,白濤山立,高十余丈,前舟覆者凡十余艘,人從波中出沒,如驚鳧②亂鴨,死者十六;而余舟獨完,浪亦翔入舟口,行李俱濕。乃取酒犒舟人,曰:“非汝早見,將江魚腹中又葬楚人骨矣。然汝何以知天且風?”舟子曰:“天氣怒,應(yīng)有怒風。我輩江行久,故能測。測其且怒,畏焉而謹避之,庶不及覆。公非江湖人,安測?彼前舟者非必不測,蓋直以為不足畏,恃焉,而及于溺,可怪也已。”
②嗟夫,天下猶大舟也,天下之人無貴賤,無老弱,無賢愚,皆同舟之人也,而倚一人為舟師。數(shù)年以來,天怒疊見,彗出矣,地震矣,山移矣,水血矣,鐵星隕矣,木象生矣,兩宮三殿災(zāi)矣,太廟古樹雷且火矣。乃巖廊之上恬不為畏,豈其聰明越世,仰視甚怒之天而不能測耶?測則何容泄泄若是耶?余蓋憂焉,恐向者處豐城之小舟而完,今處天下之大舟而覆!对姟吩疲“其何能淑?載胥及溺。”③今日之勢,何可不亟圖也?
(選自《雪濤小說》)
【注】①江盈科:明朝晚期文壇“公安派”重要成員之一。②鳧:fú,又叫野鴨、鶩,生長在江河湖泊中。③其何能淑,載胥及溺:淑,善,好;載,句首語助詞,無義;胥,相;及,與;溺,落水。
16、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見于候兆(
(3)庶不及覆(
17、下列句中加點字的用法不用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A、而余舟獨完
18、把第①段畫線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5分)
19、在舟子看來,“前舟者”的問題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作者以大舟類比天下,表達了對時局的憂慮,請結(jié)合原文對此作簡要分析。(5分)
參考答案
16、(4分)見:同“現(xiàn)”,顯露;必:決定;庶:或許;恬:安然。
17、A
18、(5分)不久狂風大作,屋頂?shù)耐咂缤扇猴w舞一樣,(我們)俯視江心,見到白色的巨浪像高山聳立,有十幾丈高,(前面的船中)傾覆的船只一共有十幾艘,(船上人)落水后在水波中沉浮,像受驚的水鳥鴨子,遇難者有十分之六七。
19、(2分)雖然也有江行的經(jīng)驗,但是卻對預(yù)測到的危險不以為意,盲目依仗自己的駕船技術(shù)。
20、天下猶如大舟,統(tǒng)治者就是“舟師”,臣民就是“同舟之人”。數(shù)年來已經(jīng)出現(xiàn)很多天怒的征兆,比如彗星、地震等。但統(tǒng)治者雖然“聰明越世”,卻對這些征兆毫不畏懼。作者對此深表憂慮,擔心照此下去天下將傾覆,希望統(tǒng)治者能盡快醒悟,思考良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636936.html
相關(guān)閱讀:《嚴助》閱讀答案附翻譯
“李光弼幼持節(jié)行,善騎射”閱讀答案及翻譯
《趙儼,字伯然》閱讀答案及翻譯
《唐順之,字應(yīng)德》閱讀答案
“種皓字景伯,洛陽人”閱讀答案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