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講完一節(jié)課后都要留適量的作業(yè),其作用有三:一是鞏固當天所學相關的知識點,二是考察學生對各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情況,三是培養(yǎng)學生嚴謹有序的作風。由于作業(yè)有一定的針對性,所以我們寫作業(yè)前要回顧當天所學的知識點、題目類型、解題方法與技巧。
做題的關鍵是分析題,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分析方法。這里給同學們介紹"雙向分析法",就是從題目的已知與結論兩個方向分頭分析。
一方面先從結論分析,看這個題是讓我們求什么的?屬于哪個題型?要思考做這個類型的題目有多少種方法,每一種方法又需具備什么條件與背景;另一方面是從已知條件分析,要查看共有幾個已知條件,每個已知條件能為我們提供什么信息,分析各條件間的聯(lián)系,判斷各條件能為我們創(chuàng)造什么樣的解題背景。接下來要思考已知條件所提供的信息是否就是求解所需要的信息,如果是,這題的思路就打通了。如果不是,要看已知與結論還有多大的差別,是否另有隱情,能否通過各已知條件推導出所隱含的條件,這樣已知信息與所需信息就溝通了。
"雙向分析法"歸結為一句話就是"由結論想方法,由已知想性質(zhì)".要熟練使用"雙向分析法",要求我們平時在學習中,一方面要熟練掌握每一個知識點,同時還要針對某一題型積累它的各種解題方法。這樣我們在分析問題時就會游刃有余了。
如果一道題做好了,我們的思考不應該停止,還要讓我們的思維再上一個臺階?梢宰鲆韵聨c嘗試:①此題用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能做,能否用其他章節(jié)的知識(或工具)來處理。比如一個不等式問題,能否用函數(shù)方法做,能否用向量方法做,能否用三角方法做,能否用平面幾何方法做,能否用解析幾何方法做等。這樣不僅能一題多解,也使不同章節(jié)的知識得到聯(lián)系。
、谒伎即祟}的已知條件能否減少,能否改變,這樣結論將有何變化,解題方法將有何變化?
③思考此題的結論能否改變問法,解題方法將有何變化?
、芩伎寄芊癜岩阎c結論交換位置,用逆向思維的方式構造一個新題目,這題能否可解,解法如何?
你若能做了上述思考,那么對訓練你的思維能力大有益處。
最后要囑咐大家的是,做題步驟要完整,推理要嚴密,作圖要準確。要養(yǎng)成這樣的好習慣,才可能在考試中取得更多的"步驟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646488.html
相關閱讀:合格數(shù)學老師的60個細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