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當初沒有再努力一點?為什么態(tài)度不能再積極一點?其實與其等到高考后去悔悟,不如從高一開始來改變,在這三年時間里,你有充足的時間提早準備。本文就是來自一位家長總結(jié)的高中各年級的經(jīng)驗教訓,字字真實,值得借鑒。
家長反思
在高中這三年,只關(guān)乎到孩子的生活問題,覺得學習的東西完全就是孩子和老師的事情,我不該過問。在孩子高中三年的學習中,我完全不了解孩子學習的情況,直到高三面臨高考才參與進來,發(fā)現(xiàn)孩子在高一高二這兩年的學習中存在很重大的問題。
可惜晚了!我沒有及時學習和參與到孩子的幫助中來,沒有讓孩子走好高中三年的每一步。甚至在高二時都看出一些問題,都沒有及時的提醒和給予孩子幫助。進入高一或者已經(jīng)在高中的家長,是否都知道高中學科的特點或者高中各年級的特點呢?
高中學習與初中的不同
相對于初中的學習來說,高中知識自然是要深一些,無可厚非。其實,大家也可以看到,高中的學習特點也很明顯,各科都與都有共同的特點。
高中的知識量很大,而且深度極高,再加上高中前兩年基本上結(jié)束了高中三年的課程,更可想到這兩年的學習是多么緊張。
學科內(nèi)容很深,不再像初中知識一樣,只是點皮毛的東西。而且有些學科知識變得很抽象,概念、公式、定理、定律到處都有,尤其是數(shù)學和物理相當明顯。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依舊采用初中的時候的學習方法和狀態(tài)來應對的話,自然是力不從心的。
綜合系統(tǒng)性強,這個不光是說學科內(nèi)部知識點的聯(lián)系,甚至在學科之間都會存在運用。如果說在高一體現(xiàn)還不明顯,那么到高三就相當明顯。在高三就應該把自己的知識點形成知識網(wǎng),系統(tǒng)化、有序化,只要考到某一系列知識點,就應該能拿得出來一串東西。
高一:掌握自己適應的學習方法
因為在各學年知識分布的特點也是不一樣的,而且每個孩子的狀態(tài)表現(xiàn)出來也是不盡相同的。簡單來說,會出現(xiàn)這些情況:
高一,知識點多。很多知識都是剛剛起步,要學習要知道的知識點非常之多,而且這也是剛出門的學生普遍存在的感受。非常忙碌,要學的東西多要做的題目多。高一也是適應期,是孩子適應學校,適應老師,適應各種學習環(huán)境的時候,簡單說就是磨合期。
高一掌握自己適應的學習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要沉浸自己初中的學習方法中固守塵埃,要學會調(diào)整。適應+調(diào)整,這是核心關(guān)鍵詞。是我們要考慮的重中之重;蛟S有家長會說,既然高一有很多孩子吃虧在不適應上,那么高一應該會讓孩子們拉開距離了吧?
其實不然,高一的時候真的是差別不大。想想,知識點那么多,學科壓力也很大,很多人剛進入高一,還存在著新鮮勁和學習的動力,雖然有些吃力,但是依舊在力挺。所以真正的說,這一年只不過有些人表現(xiàn)的吃力些,有些人輕松些,但是差別真心不大。
高二:學生進入疲倦期
進入高二,這才是磨練人的開始。前面說過,高中前兩年基本上要上完三年的課程,在高二這個節(jié)骨點上,學習壓力依舊很大,再加上進入高中各學科課程的漸進期,也就是說后半部分。知識難度依舊不像進入高中那個時候,高二知識的重點難點就相當多的。
再加上進入高二之后,很多孩子表現(xiàn)出學習上的冷淡和松懈,也就是說進入疲倦期。在學科知識重,重難點多的情況下,只要有輕微的松懈,那掉隊可不是平常的節(jié)奏。更何況,在高一學習方法和環(huán)境磨合期過后,真正磨合的怎么樣,在高二階段就要開始體現(xiàn)出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652519.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中數(shù)學知識點:直線系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