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家長總是抱怨自己的孩子為什么進步那么慢,別人家孩子為什么進步那么快,很有可能是缺少一張日程表!
如何教會孩子管理時間?
養(yǎng)成制訂日程表的習慣是關鍵
如何制定日程表
選擇日程表
一份完整的日程表包括每日日程表、每周日程表、每月日程表。家長們注意給孩子選擇樣式活潑、便于攜帶的日程表。
三步驟制定每日日程表
父母可以試著指導孩子列出某一天的事務清單,對照著學校的課程表,把孩子從早上起床到晚上上床睡覺這一整天要做的事情都列出來。
在列事務清單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盡可能把所有的事務都考慮到,甚至連要買什么東西、給誰打電話這樣的小事也要考慮到。
其次要估計做每項事務的時間長度,科學安排日程表的事務。一般要高估出25%,甚至50%的時間,這樣可以使做每件事的間隙有放松的時間,也有利于留出時間處理突發(fā)事情。
列出事務清單,估計完每項事務所需時間以后,孩子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有些事情可以一起做,比如購買生日禮物和購買彩筆可以一次完成。再仔細一想,購買這些東西可以在放學回家的路上進行,這樣就不用專門跑一次商場,又省下不少時間。
第三個步驟就是把孩子每天要做的事與時間結合起來,稍加修整,就成功制作成每日的日程表了。
先標出起床和睡覺的時間,再填上上課時間、上學來回的時間、課后必需的活動時間。空白的地方就是要利用的部分,這些時間屬于家庭作業(yè)、興趣愛好、娛樂、朋友和家人。
父母也可以幫助孩子分析哪些事情還可以完成得更有效率,占用的時間更少。
總之,要盡量使孩子的生活安排得既豐富多彩,又不至于太緊張,這樣孩子就能逐漸感受到日程表的好處和時間管理的樂趣了。
執(zhí)行日程表
日程表是一種工具,其價值在于執(zhí)行。每日日程表制訂以后,孩子要按照日程表去行動。每晚睡覺前要先檢查當天日程表執(zhí)行的情況,然后對照課程表、每周日程表制訂第二天的日程。
評估:讓孩子看到進步
評估是習慣培養(yǎng)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通過評估,孩子可以知道哪些地方做得很好,哪些地方還有待改善、有待調整。評估是手段,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改進。
如果孩子覺得日程表里的事太多了,忙不過來,可以采取四種方法進行調整:
刪減事務。比如適當刪減看電視的時間;
事務延期。如果孩子覺得時間很緊張,可以請父母代洗碗一次,洗碗的任務延期到周末;
減少任務。閱讀10頁書需要30分鐘時間,如果少讀5頁,那么時間相應節(jié)省15分鐘左右;
委托事務?梢园讶ド虉鲑徫锏氖虑槲薪o父母。
通過三四周的堅持,不斷地評估與調整,孩子會對列日程表日漸熟悉,列表所用的時間也會越來越少,需要父母指導和監(jiān)督的時間也將越來越少。用不了多久,父母就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這一切,您就會發(fā)現(xiàn)開始花費的時間多么有價值了。
如何根據(jù)評估獎懲孩子
評估應該以父母積極的反饋為基礎,與一定的獎勵和懲罰結合起來。如果孩子在制訂日程表、做事的計劃性方面表現(xiàn)得不錯,父母就要趁熱打鐵,進行及時的獎勵,給予孩子積極的反饋。父母要注意:獎勵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要讓孩子對獎勵上“癮”。獎勵的目的是使孩子將來在沒有外在獎勵的情況下仍然自覺保持某種行為習慣。
在獎勵時,最好針對孩子某些具體的行為,而不要籠統(tǒng)地獎勵。比如,父母要具體告訴孩子哪一方面做得好,最值得獎勵。如果孩子在做事有計劃方面表現(xiàn)得不夠理想,父母也不必過于著急。畢竟孩子不同于成人,孩子的認識能力和堅持能力都弱于成人。
對孩子進行懲罰教育時,父母一定要慎重,獎勵為主,懲罰為輔。有一種懲罰方法——“自然后果法”,讓孩子承受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值得父母借鑒。比如,孩子沒有規(guī)劃好時間,結果晚上準備出去看電影時卻發(fā)現(xiàn)數(shù)學作業(yè)忘做了。這時,父母就要狠下心來,讓孩子自己承受不能外出看電影的后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658061.html
相關閱讀:高中數(shù)學知識點:直線系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