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長陽縣磨市中心學校/李世棟/汪永梅
新課程中學數學教育正在“洗新革面”,現行七年級數學教材已經煥然一新,轟轟烈烈的教改正在進行之中。相對以前來說,現在的數學課堂確實有了很大的改進,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功,但仍然存在不少有待進一步思考和探究的問題。本文以七年級數學課堂為例,談談新課程中學數學課堂的引入,分析數學課堂引入改革誤區(qū),探求有效的課堂引入方法。
一、何為課堂引入。
課堂引入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采用各種方法,如對學生提出引人思考的問題、講敘有趣的故事、演示形象的直觀材料、指出將學新知識的重要價值,使學生注意力從課間轉移到課堂學習中來。好的課堂引入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課堂引入的一般方法
1.復習引入:在講新知識之前,先簡要復習學過的相關知識。
教有理數運算之前,先復習整數的運算等;教分式,先復習有關分數的運算。
2.作業(yè)引入:通過評講以前的作業(yè)或根據本課的內容設計一些作業(yè),引起學生對所講內容的注意,以做好知識上的準備。先講評前一課時的作業(yè):“求直線①y=4x-1,②y=-x+2與x軸和y軸的交點,并在同一直角坐標系中畫出它們的圖象!睂W生在做這道基本題時的主要錯誤是,找錯了與坐標軸的交點,畫錯了直線的位置。糾正錯誤之后,再引入一次函數的增減性。
3、目的引入:講課前先把本課要完成的教學目標說清楚,以爭取學生的配合。
4.懸念引入:在講新知識之前,有意設置一些問題懸念。
教不等式性質之前,先提出一個問題:試比較a與-a的大小?隙ㄓ胁糠謱W生會認為a>-a,教師適時給出a=-2,則顯然-2>-(-2)是不成立的,由此產生懸念。
5.“游戲”引入:開始上課時,先組織學生做一個相關的游戲,再導入新課。
6.趣題引入:通過一些奇妙有趣的數學題,導入新課。
在階段復習課前,為了提高學生對數學運算的興趣,先介紹一些趣題:
7.史話引入:通過數學史知識的介紹,特別是通過我國古代數學偉大成就的介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愛國主義熱情。
8.故事引入:講一個有關的故事,然后引入課題。
在概率教學之前,先介紹概率論起源于對博弈的研究,并講一個故事。
9.實踐引入: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歸納、思考、總結,或由師生例舉類似的實際背景資料。在列舉所有等可能的結果時,組織學生根據教材內容進行拋硬幣實驗。
10.討論引入:上課初始,組織學生就某一個問題進行討論,在學生初步體會的基礎上,再導入新課。
三、請您一同探討
新課程數學教學中課堂引入不可忽視,也不可“溺愛”,但又不能還是那樣傳統(tǒng)。那么新課程數學課堂引入要力求達到什么標準?堅持什么原則?采用什么形式呢?我認為課堂引入應該做到:
。1)讓學生身臨其境。
數學本身是有點枯燥無味,但蘊涵數學知識的環(huán)境卻是其樂無窮的。課前讓學生感受數學環(huán)境是一種有效的課堂引入方式。課堂上學習新知識前教師先“帶領”學生到數學環(huán)境中去看看。比如:在“從不同方向看”(七上第一章第四節(jié))的教學中,有條件可以利用多媒體放映圖片。這樣引入課堂用時少,學生能很快明白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還能讓學生感覺數學就存在于生活之中,我們應該隨時隨地發(fā)現數學。
。2)讓知識急待應用。
做游戲、講故事后提出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利用本節(jié)課知識解答,這樣可以讓學生覺得學習新知識非常必要。比如:在“有理數的乘方”(七上第二章第十節(jié))的教學中,可以先給學生講“棋盤上的學問”這一故事,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你能計算一下國王的國庫里有這么多米嗎?”。學生要解答這個問題,必須利用這節(jié)課將要學的知識。因此課堂上他們就會認真地去學習。
。3)讓學生興趣盎然。
能否學好新知識,學習興趣很重要,學習新知識前首先讓學生對數學課堂感興趣,對新知識感興趣,課堂上他們才會自覺投入到學習中去。如在列方程解應用題的課堂教學中,可以講這樣一個哲理小故事:一群螞蟻來到一堵墻邊,感覺墻背后有食物,于是這些螞蟻有四種表現,一部分回頭就走了;一部分往墻上爬,幾次都掉下來后也灰心喪氣地走了;還有少數螞蟻堅持往上爬,掉下來后接著再爬,最終找到了食物。另外一部分螞蟻卻仔細觀察了周圍的環(huán)境,很輕松地繞過墻找到了食物。用這樣一個故事可以告誡學生在解應用題時,要仔細看題,認真分析,才能正確地解答出來。
。4)抽象思想變形象。
某些數學思想,對于七年級學生來說是很難理解的,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怎樣讓抽象的思想變得形象。就可以從課堂引入著手。引入課堂時力求形象,能為新知識新思想的理解服務。比如:在“合并同類項”的習題課教學中,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用整體思想化簡代數式,教師可以先講這樣一個故事:“籃子里有5個蘋果,5個小朋友每人拿走了一個,為什么籃子里還有一個呢?”,有學生回答,是因為最后一個小朋友把籃子一起提走了。于是教師接著解釋,我們認為最后一個小朋友把蘋果和籃子當成一個整體提走了,這種思想在數學上稱為整體思想。然后出示習題:
3(x+y)+7(x+y);99(3x--2y)+3x--2y;-4(a--b)+8(b--a);………
有了這樣的課堂引入,學生已經對整體思想有所了解,看到這樣的習題,一般都不直接去括號化簡,而會根據老師的提示,應用數學整體思想,很簡便地解答了此類題目。自然地掌握了這種抽象的數學思想。。
。5)提出問題留懸念。
上課前給學生提出一個問題,而不慌解答,旨在引起學生求知欲,讓學生學習完本節(jié)或本章知識后,自己去解答。比如我在講“有理數的乘方”時,先引出“棋盤上的學問”的故事:卡克發(fā)明國際象棋后,國王為了嘉獎他,向他許諾全國的金銀珠寶任他挑選,而卡克只提出一個請求,在他發(fā)明的國際象棋的64個方格中,第一格放一粒小麥、第二格放兩粒、第三格放四粒……最后一格放2的63次方粒小麥。國王聽后認為這還不簡單,然而通過計算他才發(fā)現,若將這些麥粒鋪在地面上,可將整個地球表面鋪上3厘米厚。這個驚奇的故事一下子抓住了學生們的注意力,他們迫切地想知道怎樣計算以及計算結果是什么。這就為引入“有理數的乘方”問題制造了懸念。
四、誤區(qū)分析
新課程數學教學改革,課堂引入方面存在一些誤區(qū),歸納起來有下列幾種:
。1)一味強調引入,課堂本末倒置。
這是課堂改革中課堂引入的另一個極端,教師一味強調課堂引入,課堂中花大量時間來引入,致使淡化了探究新知的課堂主體,學生不能很快從“引入”進入本課的重心。作為課堂引入,雖然很讓學生感興趣,可是會占用很多課堂時間。致使課堂時間不夠而不能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本節(jié)教學重點“正負數的概念及應用,有理數的分類”由于時間關系,只能草草了事。
。2)引入方式傳統(tǒng),傷害學生自信。
知識是有連貫性的,這是不錯的,可是課堂引入還常用“復習”提問等傳統(tǒng)的方式。是不妥的。教師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再簡單不過的問題,還是有少數學生由于各種原因不知道答案,如果教師一上課便點他們回答問題,他們答不出來,即使老師不會責備他們,而他們自己也會感到沒有面子,無形地傷害了他們的自信心。這節(jié)課也就沒有信心學好了。這樣的引入方式顯然是不符合新課程教學理念的。我們常說,我們不關心你的過去,只關心你的現在和將來,教學也是這樣,教師不宜在課堂引入時采用復習提問的方式,就是為了有意識地避免檢查學生的過去。削弱學生的自信和對新知識的渴求心理。
。3)引入過于花哨,缺乏數學味
數學就是數學,對大部分學生而言,對數學學習熱情的維持,主要在于教師所提供的數學問題的難度對他們是恰到好處的。這些問題應有明顯的數學學科特點,圍繞這些問題他們能夠展開一系列的數學思維活動,并有所收獲。學生并不在乎熱鬧和花架子。有時候我們過分的追求使用圖片等,這樣使引入所引用的問題離學生的數學思維比較遠。
總之,課堂引入要堅持簡潔性、趣味性、形象性、導向性的原則。可以采用講故事,做游戲,提問題等多種形式,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引起學生求知欲,引導學生去積極學習和運用知識,不能費時過多,在求知欲被激發(fā)出來后,應該立即投入新課的學習中去,并在探究新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強化他們的求知欲。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新課程中學數學應該重視課堂引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669904.html
相關閱讀:新學期給高中數學“上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