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有離子參加或離子生成的反應都是離子反應。
離子反應包括:復分解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絡合反應、雙水解反應
常見陽離子的檢驗方法:
離子 | 檢驗試劑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離子方程式 |
K+ | 焰色反應 | ①鉑絲在火焰上灼燒至原火焰色②蘸取溶液,放在火焰上灼燒,觀察火焰顏色。 | 淺紫色(通過藍色鈷玻璃片觀察鉀離子焰色) | —— |
Na+ | 焰色反應 | 火焰分別呈黃色 | ||
NH4+ | NaOH溶液(濃) |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NaOH濃溶液并加熱 | 生成有刺激性氣味、使?jié)駶櫦t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 | NH4++OH-=NH3↑+H2O |
Al3+ | 加NaOH溶液 |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 加入適量NaOH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該沉淀溶于過量NaOH溶液中 | Al3++3OH-=Al(OH)3↓ |
Cu2+ | 濃氨水 |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濃氨水 | 加入適量濃氨水后生成藍色沉淀,該沉淀溶于過量濃氨水中,溶液呈深藍色 | Cu2++2OH-=Cu(OH)2↓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
Ag+ | ①稀鹽酸或可溶性鹽酸鹽②稀HNO3③氨水 |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鹽酸再加入稀HNO3向過濾出的沉淀中加氨水 |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 Ag++Cl-=AgCl↓ |
Ba2+ | 稀H2SO4或可溶性酸鹽溶液 |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H2SO4再加入稀HNO3 | 產(chǎn)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HNO3 | Ba2++SO42-=BaSO4↓ |
Fe3+ | KSCN溶液 |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或加NaOH溶液或加苯酚 | 變?yōu)檠t色溶液 | Fe3++3SCN-=Fe(SCN)3 |
加NaOH溶液 | 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 | Fe3++3OH-=Fe(OH)3↓ | ||
加苯酚 | 溶液顯紫色 | Fe3++6C6H6OH→[Fe(C6H5O)]3-+6H+ | ||
Fe2+ | ①加NaOH溶液 |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露置在空氣中 | 開始時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Fe(OH)3沉淀。 | 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
②KMnO4 (H+)溶液 |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KMnO4(H+)溶液 | KMnO4(H+)紫色褪去 | MnO4-+5Fe2++8H+=5Fe3++Mn2++4H2O | |
③K3[Fe(CN)6] |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K3[Fe(CN)6]溶液 | 出現(xiàn)藍色Fe3[Fe(CN)6]2沉淀 | 3Fe2++2[Fe(CN)6]-=Fe3[Fe(CN)6]2↓ | |
④KSCN溶液,新制的氯水 | 加入KSCN溶液,新制的氯水 | 加入KSCN溶液不顯紅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顯紅色。 | 2Fe2++Cl2=2Fe3++2Cl-Fe3++3SCN-=Fe(SCN)3 |
常見陰離子的檢驗方法:
離子 | 檢驗試劑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離子方程式 |
CO32- | ①BaCl2溶液、稀鹽酸 |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向沉淀中加入稀鹽酸 | 加入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沉淀溶于稀鹽酸,并放出無色無味氣體 | Ba2++CO32-=BaCO3↓ BaCO3+2H+=Ba2++CO2↑+H2O |
②稀鹽酸、Ca(OH)2溶液 | 加入稀鹽酸后放出的氣體通入使澄清的Ca(OH)2溶液 | 加入稀鹽酸后放出無色無味氣體,通入澄清的Ca(OH)2溶液變渾濁 | CO32-+2H+=H2O+CO2↑ Ca2++2OH-+CO2=CaCO3↓+H2O | |
SO42- | BaCl2溶液、稀硝酸或稀鹽酸 |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向沉淀中加入稀鹽酸 |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或稀鹽酸的白色沉淀 | Ba2++SO42-=BaSO4↓ |
SO32- | ①BaCl2溶液、稀鹽酸 |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向沉淀中加入稀鹽酸 | 加入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沉淀溶于稀鹽酸,并放出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 SO32-+2H+=H2O+SO2↑ |
②稀鹽酸、品紅溶液 | 加入稀鹽酸后放出的氣體通入品紅溶液 | 加入稀鹽酸后放出的氣體使品紅溶液褪色 | SO32-+2H+=H2O+SO2↑ | |
Cl- | AgNO3溶液、稀硝酸或稀鹽酸 |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再向沉淀中加入稀鹽酸 |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或稀鹽酸的白色沉淀 | Ag++Cl-=AgCl↓ |
Br- | AgNO3溶液、稀硝酸或稀鹽酸 |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或稀鹽酸的淺黃色沉淀 | Ag++Br-=AgBr↓ | |
I- | AgNO3溶液、稀硝酸或稀鹽酸 |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再向沉淀中加入稀鹽酸 |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黃色沉淀 | Ag++I-=AgI↓ |
②新制氯水,淀粉溶液 | 向未知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再加入淀粉溶液 | 滴入新制Cl2,振蕩后再滴入淀粉溶液,變藍 | Ag++I-=AgI↓ 2I-+Cl2=I2+2Cl- I2遇淀粉變藍 |
2.檢驗SO32-的試劑中,只能用鹽酸,不能用稀硝酸。因為稀硝酸能把SO32-氧化成SO42-。
3.若Ag+和Ba2+同時檢驗,也需注意檢驗順序,應先用鹽酸將Ag+檢驗出并濾去沉淀,然后再用稀硫酸檢驗Ba2+。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669958.html
相關閱讀:如何全面理解掌握高中的重要實驗(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