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地理教材現(xiàn)身 清朝學生讀游記看世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百年前地理教材現(xiàn)身江城

你能想到嗎?百余年前的小學生使用的地理教科書,采用的是游記體。昨日,一武漢藏家向記者展示了一本光緒年間的地理教材,其圖文并茂的形式,“沿江而行”的編撰體例,讓人頗感新奇,而其中講述的細節(jié),讀來更覺鮮活。

記者看到,這本書名為“最新初等小學地理教科書”第一卷,出版于光緒32年(1906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印行。全書50多頁,分40課,沿長江溯源而上,從上海吳淞一直講到西藏。每課不到百字,配少量插圖。

該書目錄前的“編輯大意”中寫道:“是書為初等小學堂第三、第四兩年之用,分四卷。”前三卷介紹國內地理,最后一卷略述了“五洲大國、世界之勢”,目的是“恐(學生)卒業(yè)時,無緣復入高等小學,則于世界之大勢茫然也。”

該書采用游記體,以第一人稱“吾”開篇。稱自己久居鄉(xiāng)間,見聞局于一隅,偶爾游書肆時得一圖,才得知全國疆域之大。后又看到地球全圖,“恍然于我中國者,不過諸國之一”。于是決定游歷本國,從上海起行,溯江而上……

在第一卷的40課中,編者用6課介紹了湖北的基本情況,分別是:黃州府、漢口、武昌府、湖北省、沙市·宜昌府、三峽。文章大致介紹了各地的地理位置、水陸交通、貿易狀況,還特別描述了當時的社會風情,比如在“湖北省”一課提到,“漢江岸邊,間有金沙顯露,土人淘取,資以糊口”,十分可讀。

記者查詢資料得知,清末廢科舉興學校后,各地紛紛創(chuàng)辦公私學校,但缺乏合適的課本。1901年,大出版家張元濟投資商務印書館,包括此書在內的系列中小學教材,就是其策劃出版的項目之一。其中,國文、歷史、地理的編輯體例由蔡元培制訂。這套教科書融中西文化知識于一體,開創(chuàng)了我國學校用書的新紀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679018.html

相關閱讀:藍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