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七言律詩的典范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作者:四川省綿竹中學 龔志華

《登高》是唐代詩人杜甫的名詩,選在人教版必修3詩歌單元,和杜甫的《秋興八首(其一)》《詠懷古跡(其三)》合為一組詩歌。全詩內(nèi)容如下: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作為律詩,詩評家對這一首詩的評價都極高。

一是盛贊其格律嚴整,用韻順暢。

明代胡應麟在《詩藪》內(nèi)編卷五中評價道:作詩大法,唯在格律精嚴,詞調穩(wěn)契,使句意高遠,縱孜孜可剪,何害其工?骨體卑陋,雖一字莫移,何補其拙?如老杜“風急天高”乃唐七言律詩第一首!帮L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如海底珊瑚,瘦勁難明,深沉莫測,而力量萬鈞。通首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后無來學。微說說者,是杜詩,非唐詩耳。然此詩自當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明代周?在《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引述陸深的評析:杜格高,不盡合唐律。此篇聲韻,字字可歌,與諸作又別。

清代查慎行在《初白庵詩評》道:七律八句皆屬對,創(chuàng)自老杜。

清代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這樣評道:八句皆對,起二句,對舉之中仍復用韻,格奇變。昔人謂兩聯(lián)俱可裁去二字,試思“落木蕭蕭下”,“長江滾滾來”,成何語耶?好在“無邊”、“不盡”、“萬里”、“百年”。

清代施補華在《峴傭說詩》中激賞:《登高》起二“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收二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通首作對而不嫌其笨者,三四”無邊落木“之句,有萬鈞之氣;五六”萬里悲秋“二句,有頓挫之神耳。又首句妙在押韻,押韻則聲長,不押韻則局板。

清代楊倫在《杜詩鏡銓》中歸結:高渾一氣,古今獨步,當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

二是盛贊其運思巧妙。

清代方東樹在《昭昧詹言》中道:“前四句景,后四句情。一、二碎,三、四整,變化筆法。五、六接遞開合,兼敘點,一氣噴薄而出。此放翁所常擬之境也。收不覺為對句,換筆換意,一定章法也。而筆勢雄駿奔放,若天馬之不可羈,則他人不及!

清代何焯在《義門讀書記》中寫道:遠客悲秋,又以老病止酒,其無聊可知。千緒萬端,無首無尾,使人無處捉摸,此等詩如何可學?“風急天高猿嘯哀”,發(fā)端已藏“獨”字!傲实剐峦峋票,頂“百年多病”。結凄壯,止益登高之悲,不見九日之樂也。前半先寫“登高”所見,第五插出“萬里作客”,呼起“艱難”,然后點出“登臺”,在第六句中,見排?縱橫。

以上兩家均評全篇。

宋代詩人楊萬里在《誠齋詩話》中說:“詞源倒流三峽水,筆陣獨掃千人軍”!盁o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鼻耙宦(lián)蜂腰,后一聯(lián)鶴膝。劉克莊在《后村詩話》中評中間兩聯(lián):此兩聯(lián)(按指“無邊落木”四句)不用故事,自然高妙,在樊川《齊山九日》七言之上。

明代凌宏憲在《唐詩廣選》中引述楊誠齋和劉會孟的話:全以“蕭蕭”“滾滾”喚起精神,見得連綿,不是裝湊贅語。三、四句自雄暢,結復鄭重。此幾家是評其局部。

三是盛贊其景情合一,內(nèi)蘊豐厚。

明代李東陽在《麓堂詩話》中說道:“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熬笆呛蔚染埃率呛蔚仁?宋人乃以《九日崔氏藍天莊》為律師絕唱,何耶?

清高宗敕編《唐宋詩醇》,他這樣評道:氣象高渾,有如巫峽千尋,走云連風,誠為七律中稀有之作。后人無其骨力,徒肖之于聲貌之間,外強而中干,是為不善學杜者。

宋代羅大經(jīng)在《鶴林玉露》中分析尾聯(lián):“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比f里,地之遠也;悲秋,時之慘凄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而對偶又極精確。

杜甫的《登高》,確如上面詩評家所言,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詩中景象蒼涼闊大氣勢渾涵茫茫的七言律詩。

這首律詩很特別,其四聯(lián)句句押韻,皆為工對,且首聯(lián)兩句,又句中自對,可謂“一篇之中,句句皆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就寫景而言,有工筆細描,寫出出風、天、猿、渚、沙、鳥六種景物的形、聲、色、態(tài),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寫,:卻生動形象,精練傳神;有大筆寫意,傳達出秋的神韻。抒情則有縱的時間的著筆,寫“常作客”的追憶;也有橫的空間的落墨,寫“萬里”行程后的“獨登臺”。從一生漂泊,寫到余魂殘骨的飄零,最后將時世艱難歸結為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錯綜復雜手法的運用,把詩人憂國傷時,老病孤愁的蒼涼,表現(xiàn)得沉郁而悲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679273.html

相關閱讀:江蘇語文試卷點評 高考試題難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