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高原具有哪些特點?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


  黃土高原,是世界上黃土覆蓋面積最大的高原,又稱之為烏金高原。黃土高原溝壑縱橫,形態(tài)復雜,發(fā)展速度快,它們是河流泥沙的供給地和初期搬運通道。黃土物質疏松,具垂直節(jié)理,易遭受侵蝕。黃土塬、梁、峁地形是今天黃土高原基本的地貌類型。

  黃土高原地區(qū)蘊藏著豐富的煤炭、石油、鋁土礦等資源,也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黃土顆粒細,土質松軟,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養(yǎng)分,利於耕作,盆地和河谷農墾歷史悠久,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搖籃. 除少數石質山地外,高原上覆蓋深厚的黃土層,黃土厚度在50~80米之間,最厚達150~180米。

  山、原、川三大地貌類型是黃土高原的主體。聳峙在高原上的山地,猶如海洋中的孤島。 主要由暴流溝谷沖刷疏松黃土所致。黃土顆粒細小,質地疏松,具有直立性(制造窯洞所利用的性質)并含有碳酸鈣,迂水容易溶解、崩塌。地面坡度較大,植被稀疏,夏季又多暴雨,造成奇峰、陡壁、溶洞、陷穴、天生橋等微地貌,更助長了溝壑擴展,加速水土流失。同時也與近代地殼上升有關,使得溝床不斷下切和側蝕,溝谷溯源侵蝕加劇,相應地谷坡又不斷地擴展,于是溝間地日益破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691205.html

相關閱讀:談中學地理教學中加強環(huán)境道德素質教育之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