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類文本閱讀《郝柏林:順乎歷史潮流 堅持個人奮斗》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小說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郝柏林:順乎歷史潮流 堅持個人奮斗 許多人都知道,郝柏林院士是位極具個性的科學家。不論學術上還是科技政策方面的問題,他都直言不諱,坦陳己見。他說, 中國不僅需要科學家 郝柏林:順乎歷史潮流 堅持個人奮斗
許多人都知道,郝柏林院士是位極具個性的科學家。不論學術上還是科技政策方面的問題,他都直言不諱,坦陳己見。他說,“
中國不僅需要科學家,更需要科學戰(zhàn)士。”
或許正因為這一信念,幾十年來,他既作為一名科學家認認真真地做學問,也作為一名科學戰(zhàn)士努力與種種違背科學道德和科學精神的言行搏斗。他不僅有專業(yè)論文發(fā)表于學術刊物,有科普作品見諸雜志,還有關于我國科學研究環(huán)境的短評與公眾見面。“
順乎歷史潮流,堅持個人奮斗”
是他不久前在一所大學演講時的主題,也可謂是他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總結(jié)出的人生哲理。
走進郝柏林的家,簡樸得讓人意外?蛷d里除了靠墻壁一排上世紀50
年代生產(chǎn)的雙開門木書柜、一張斑駁的大書桌和一把舊椅子外,就只剩一個古老的3
人布沙發(fā)。
他告訴記者,他與中國科學院有著久遠的歷史淵源,其父是上世紀20
年代北大生物系學生,并在40
年代擔任過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所長。
1953
年,郝柏林服從組織分配到前蘇聯(lián)哈爾科夫工程經(jīng)濟學院學習“
礦山工業(yè)的經(jīng)濟和組織”
。這并非他內(nèi)心喜歡的專業(yè),但作為學生干部他只能服從。他在努力學好所有專業(yè)課的同時,還自己鉆研數(shù)學。
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1956
年,他得到了一個轉(zhuǎn)學機會,前蘇聯(lián)哈爾科夫國立大學理論物理教研室主任粟費席茲教授面試了他的數(shù)學,并對系主任說,“
這個學生的數(shù)學比物理系三年級的學生知道得多一些”
。于是,他轉(zhuǎn)到了物理系,此后用3
年時間完成了5
年的課程。當年粟費席茲的一個研究組正在發(fā)展金屬費米表面的理論,郝柏林發(fā)現(xiàn)了其中一篇文章的錯誤,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后來成了他的大學畢業(yè)論文。
1959
年,他留蘇回國,分配到了中科院物理所。在“
文革”
爆發(fā)前的幾年中,他作為助理研究員參加國防科研任務和基礎研究工作,參與在“
三線”
建設國家級的技術物理實驗中心。

文革”
動蕩之際,郝柏林受到的沖擊不是最嚴重的。造反派雖然把他趕出了執(zhí)行國防任務的隊伍,但不久認為他的問題已查清楚,可以“
抓革命、促生產(chǎn)”
,便把他派到了胰島素晶體結(jié)構(gòu)分析組參加勞動,跟隨梁棟材先生標胰島素的每一個原子的坐標。他的具體任務是從窄行打印機輸出的紙帶把數(shù)字抄到坐標紙上,再繪出電子密度線。這期間,他努力學習晶體結(jié)構(gòu)分析方面的基本知識。

文革”
中干部輪流到“
五•
七”
干校勞動,郝柏林也不例外。在此期間,每天傍晚有兩三個小時自由活動時間,許多人或到食堂看電視,或唱歌跳舞。郝柏林就打開自帶的木頭箱子,在上面寫書稿。那時,他寫作的就是文革后一版再版的最早的計算機語言——FORTRAN
教科書。
當記者問,“
您1980
年當選學部委員的原因肯定不僅僅是這本書,您在科學上最大的貢獻究竟是什么?”
,郝柏林說,“
老一輩學者如何評價我,我不清楚。除完成過國防任務外,我還搞過工業(yè)計算,還在求解一個艱難的統(tǒng)計物理模型方面取得過被王竹溪先生稱為‘
迄今最好的結(jié)果’
,我想這些都起過作用。”
1997
年夏,郝柏林在把英文專著《實用符號動力學與混沌》書稿送出之后,轉(zhuǎn)向理論生命科學領域研究。為了開展這項研究,他早在1985
年,就著手補充生物學知識。1995
年,他與生物學部鄒承魯院士共同組織香山會議,并主編出版《理論物理與生命科學》一書。1999
年,他在一份《院士建議》中提出,盡快建立國家級的生物醫(yī)學信息中心,引起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
雖然年事已高,但他說話依然鏗鏘有力,思路清晰。在談到科學界的現(xiàn)狀時,他說,“
科學研究需要特別沉得住氣,要保護好潛心做研究的年輕人。應當撤消一大批評估、管理機構(gòu),解放生產(chǎn)力。中國科學院不能在人才上‘
不求為我所有,只求為我所用’”
。
材料連接:

郝柏林獲1992
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1993
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997
年獲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999
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2000
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郝柏林和他的小組在對細菌基因進行研究時曾繪制出一個“
親緣樹”
。2003
年春,在SARS
疫情爆發(fā)后,郝柏林又對感染SARS
病毒的人和動物所攜帶的病毒序列進行了分析,用先前的“
親緣樹”
方法繪制出SARS
病毒親緣樹,發(fā)表在相關SARS
病毒研究網(wǎng)站和《科學通報》上,為其他科學家提供了研究SARS
病毒的參考。
(選自《光明網(wǎng)》,有刪節(jié))
(1
)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 )(5
分)
A
.郝柏林不僅有專業(yè)論文發(fā)表于學術刊物,有科普作品見諸雜志,還有關于我國科學研究環(huán)境的短評與公眾見面這是因為他要“
順乎歷史潮流”
。
B
.郝柏林的父親是上世紀20
年代北大生物系學生,并在40
年代擔任過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所長,這對郝柏林從事科學研究有著重大的影響。
C
.郝柏林在前蘇聯(lián)哈爾科夫國立大學學習期間,發(fā)現(xiàn)了當年粟費席茲的一個研究組正在發(fā)展金屬費米表面的理論中的一篇文章的錯誤,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D
.“
文革”
動蕩之際,郝柏林在胰島素晶體結(jié)構(gòu)分析組參加勞動,這期間,他努力學習晶體結(jié)構(gòu)分析方面的基本知識。
E
.郝柏林和他的小組在對細菌基因進行研究時曾繪制出一個SARS
病毒“
親緣樹”
,在SARS
疫情爆發(fā)后,為其他科學家提供了研究SARS
病毒的參考。
(2
)郝柏林院士是位極具個性的科學家,請簡要概括他作為科學家有哪些個性。(6
分)
(3
)郝柏林院士1980
年當選學部委員,請簡要概括郝柏林院士自己認為獲得這一榮譽的原因。(6
分)
(4
)郝柏林多次獲得科學院自然科學獎和國家自然科學獎,取得了巨大的成績、獲得較高的聲望,在這些成績和聲望的背后定有美好的品質(zhì)作支撐,結(jié)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695307.html

相關閱讀:“《狼圖騰》節(jié)選”閱讀答案
《老人與樹 劉國芳》閱讀答案
《不跟輕人說話 鄧笛》閱讀答案
《梅花燈 陳柳金》閱讀答案
《鑒賞家 汪曾祺》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