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運動繼承了戊戌維新時期和辛亥革命時期的思想運動,并將中國近代思想啟蒙運動推向了高峰。
與同時代大多數(shù)憂國憂民的年輕知識分子一樣,陳獨秀剛開始是傾心于康有為、梁啟超的變法維新主張。但在1901年赴日本留學后,他接觸了大量的新思潮,思想上逐漸由維新轉(zhuǎn)向了革命民主主義。1915年,陳獨秀從日本回國到上海。面對封建復(fù)古思潮泛濫、袁世凱稱帝的現(xiàn)實,他決定辦一個 "思想革命"的刊物,在政治革命之前,首先"革中國人思想的命"。經(jīng)過短時間的籌備,《青年雜志》誕生了。
二十世紀初,民主與科學對大多數(shù)中國人來說還是兩個陌生的詞。而陳獨秀則在《敬告青年》和以后的一系列文章中,首先提出了反對封建復(fù)古思想,主張民主主義的要求,倡導"科學與****并重"。
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nèi)容就是提倡"民主"與 "科學",也就是把"德先生"(民主)和"賽先生" (科學)請到中國來,以民主和科學為武器,全面"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shù)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陳獨秀語)。提倡民主,就是提倡資產(chǎn)階級的民主政治,以法國為榜樣,反對君主制和軍閥獨裁,反對為****獨裁政治服務(wù)的封建倫理道德。陳獨秀十分崇尚西方的****平等、民主自由,熱切希望中國能****封建****,實行西方國家的政治民主、信仰民主、經(jīng)濟民主、社會民主和倫理民主等。提倡科學,就是提倡看待客觀事物的科學態(tài)度,反對迷信、盲從和武斷,樹立起積極、進取和科學的精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697216.html
相關(guān)閱讀:帝國主義侵略給中國帶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