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和方法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數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課堂提問是任何教學活動中必備的教學形式,是課堂教學中師生相互交流、相互撞擊的重要的雙邊教學形式。然而大多數教師都有這種感覺:許多學生表現(xiàn)為上課不愛舉手發(fā)言,課堂討論氣氛不夠熱烈,上啟而不發(fā),呼而不答,這給數學教學帶來很大的障礙。如何有效地優(yōu)化課堂提問,在當今以學生為主、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新課程改革中顯得更為重要和突出。

  1、巧妙提問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情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問要力求新穎巧妙,要能激發(fā)情趣,發(fā)人深思,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在提問時,教師應根據教材的特點和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巧妙設地設計問題,抓住契機,富于藝術技巧地提問,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從而獲取數學知識。例如:在學習了《同類項》內容后,在課后小結時,不要按照常規(guī)問“今天我們學到什么?你有什么收獲?”,而是先巧妙地舉了一個例子“上一節(jié)我們學習了降冪排列,如果說降冪排列就好比是同學們按照個子高低去排隊,那么今天學習的同類項可以好比什么哪?”。學生們立即開展了討論,小結的發(fā)言異常踴躍:“好比是按照男生、女生來排隊”;“好比是賣水果,橘子歸一類,香蕉歸一類,蘋果歸一類”等等。學生們充分發(fā)揮著他們的想象力,情趣盎然。教師馬上追問“那么同類項的分類應該注意些什么哪?”。通過這樣的巧妙設計問題后提問,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情趣,啟動了思維,學生會牢固掌握同類項的分類應注意的問題。

  2、提問要注重問題的難度和深度;

  教師所提問題必須有一定的難度和深度,必須經過學生的認真思考,動一番腦筋后才能做出回答。因此,問題的難度和深度應適宜。如果所提問題過于簡單,就不能促進學生的思維活動;而難度過大,超越學生的智力范圍太遠,也會使學生喪失信心,減低學習興趣。我們提倡從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出發(fā),從學生的學習認知水平和數學學科的特點,以及課堂教學45分鐘的限制出發(fā),通過深題淺問,淺題深問,直題曲問,曲題直問,逆向提問,一題多問等不同方式,開展多角度思維,優(yōu)化學生的思維品質,展示學生的創(chuàng)新個性。促進學生知識技能形成,促進學生健康情感的培養(yǎng)。

  因此上課前應該進行充分的學情分析,了解學生對將要教授的內容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年齡、原有認知基礎和能力實際進行適度設問,即問題的難度要符合心理學所謂的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與學生經過思考可以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區(qū)域,既非伸手可及,但是跳一跳又能夠的著。

  3、提問要精而準;

  蘇格拉底說:“問題是接生婆,它能促進新思維的誕生!币虼耍玫膯栴}是需要教師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充分吃透了教材和學情之后設計出來的!熬薄皽省笔侵刚n堂提問要有明確的出發(fā)點和針對性,問題精要恰當,準確無誤,精益求精,教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不僅本身要經得起推敲,同時還得強調組合的最有效,就是問題與問題之間有聯(lián)系、有層次,力爭使教師設計的每一個問題組成一個有機的嚴密的整體。讓學生解答這些問題時,既理解和掌握知識,又得到嚴格的思維訓練。而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往往問題過多,且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都是一些諸如“懂了嗎?還有不會的嗎?找到了嗎?”等無效問題。這就需要我們教師站在發(fā)揮形式的主觀能動性角度上,多設計一些能啟發(fā)他們思考、拓展思維乃至創(chuàng)新的應用、綜合型的問題。

  4、提問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因人而異;

  提問涉及面要廣,要合理分配被問對象。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計一些難易適度的問題,讓全體學生都可獲取知識營養(yǎng),滿足其“胃口”的需要,使成績好中差的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答問。同時,教師應針對學生實際水平,設計不同的有梯度的問題:對學困生可適當“降級”,提簡單的問題,照顧他們,讓他們獲得成功;對中等生提一些稍難的問題,讓他們嘗試成功;對尖子生,提一些難度大的問題,激勵上進;對特長生可合理提高難度,提一些專門的創(chuàng)新性的問題,鼓勵創(chuàng)新。提問要因人而異,因人施問,消除中等生與學困生回答問題的畏懼心理,培養(yǎng)各層面學生的學習興趣。

  5、提問后要給學生留下思考、探索的時間。

  好的提問方式應該是把注意力放在激發(fā)學生的思維過程上,而不應該急促地邁向結果。教師提問后要耐心等待,課堂提問的發(fā)問間隔時間還是一個很有講究的學問。教師根據問題的性質留給學生適當的考慮時間。研究表明,當教師把等待時間從不到1秒增加到3至5秒時,課堂就會出現(xiàn)許多有意義的顯著變化,如學生會給出更詳細的答案,會作出更多以證據為基礎的證明,會提出更多的問題,學生的成就感會明顯增強。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時間越長越好,最好不要超過10秒。因為隨著時間的延長,課堂氣氛會變得異樣,很多學生開始處于思維游蕩狀態(tài)中,即已偏離了課堂教學的問題范圍。因此,教師要把握好提問后的等待時間。

  宋代教育學家朱熹說過:讀書無疑者須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一堂課的教學過程其實就是由若干個問題組合起來的,而且每個問題都是一個“驛站”。教學的成功與否,學生所獲的豐欠與否,都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問的質量有直接的關系。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不只在于會講,更在于會問。

  因此對待課堂提問,要求教師心中有學生、有目標、有策略,在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中,要不斷優(yōu)化課堂提問的方法、過程、內容、途徑、角度,通過科學的課堂提問,多角度、多層次地調動學生學習的內動力,加強教與學的和諧互動,充分發(fā)揮提問的有效價值,真誠的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精心設計對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起重要作用的問題,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積極參與整個學習過程,真正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使數學課堂教學達到最有效。

  來源:233網校論文中心,作者:李志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702592.html

相關閱讀:高考理科數學選擇題怎么蒙 高考理科數學選擇題蒙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