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南美洲大部分地區(qū)位于西半球的南部,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瀕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相望。西面有海拔數千米的安第斯山脈,東向則主要是平原,包括亞馬遜河森林。一般以巴拿馬運河為界同北美洲相分,包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圭亞那、蘇里南、厄瓜多爾、秘魯、巴西、玻利維亞、智利、巴拉圭、烏拉圭、阿根廷12個獨立國家和法屬圭亞那、馬爾維納斯群島(?颂m群島)2個地區(qū)。

南美洲是南亞美利加洲的簡稱,位于西半球南部,東面是大西洋,西為太平洋。陸地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北美洲相分,南面隔海與南極洲相望?偯娣e1797萬平方公里(含附近島嶼),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按面積大小排是七大洲中的第四個。南美洲海岸線長28700公里。海岸較為平直,少島嶼和海灣。

南美洲大陸的地形可分為三個南北方向的縱列帶:西部為狹長的安第斯山脈,東部為波狀起伏的高原,中部為廣闊平坦的平原低地。安第斯山脈長9000公里,是世界最長的山脈,阿空加瓜山海拔6960米,是南美洲最高峰;東部為巴西高原、圭亞那高原和巴塔哥尼亞高原,其中巴西高原面積50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高原;中部為奧里諾科平原、亞馬遜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是世界最大的沖積平原。

南美洲大部分地區(qū)屬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氣候,溫暖濕潤。

南美洲的自然資源豐富。石油、鐵、銅等儲量皆居世界前列。森林面積占到世界森林總面積的23%,草原面積占世界草原總面積的14%,漁業(yè)資源和水力資源也十分豐富。

南美洲是拉丁美洲的一部分。南美地區(qū)原為印第安人的居住地。印第安人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在南美洲大地上建立過不少王國。15世紀后,它們先后淪為西班牙等國的殖民地。殖民統(tǒng)治時期,原有的土著居民遭到侵入,人口逐漸減少,而歐洲白人移入數量又逐年增多。部分印第安人與白人混血。另外,為了適應種植業(yè)的需要,彌補印第安人勞動力的不足,從非洲販入不少黑奴。久而久之,南美洲形成了以白人和印歐混血種人為主的大陸。西班牙的殖民統(tǒng)治和壓迫是殘酷的。殖民地的白人和混血種人是這種統(tǒng)治首當其沖的受害者。在美國獨立戰(zhàn)爭、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18世紀末,19世紀初,在南美洲大地上掀起了以白人和印歐混血種人為主體的風起云涌的獨立解放運動。一時間,出現了西蒙玻利瓦爾、圣馬丁、奧希金斯等一批獨立戰(zhàn)爭的英雄。經過多年的較量,西班牙殖民者以失敗而告終,南美各國在19世紀20年代紛紛獨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南美洲的經濟得到較快發(fā)展。其中巴西和阿根廷發(fā)展最快。

地形

南美洲大陸地形可分為三個南北向縱列帶:西部為狹長的安第斯山,東部為波狀起伏的高原,中部為廣闊平坦的平原低地。南美洲海拔300米以下的平原約占全洲面積的60%,海拔300米至海拔3000米之間的高原、丘陵和山地約占全洲面積的33%,海拔3 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約占全洲面積的7%。全洲平均海拔600米。安第斯山脈由幾條平行山嶺組成,山體最寬處達400千米,全長約9 000千米,大部分海拔3 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也是世界最高大的山系之一。安第斯山脈有不少高峰海拔6 000米以上,其中阿空加瓜山海拔6 960米,是南美洲最高峰。南美洲東部有寬廣的巴西高原、圭亞那高原。南部則有巴塔哥尼亞高原。南美洲平原自北而南有奧里諾科平原、亞馬孫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其中亞馬孫平原面積約56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沖積平原,地形坦蕩,海拔多在200米以下。

地質

南美洲是世界上火山較多、地震頻繁且多強烈地震的一個洲?频侠绽较凳翘窖髺|岸火山帶的主要組成部分,安第斯山脈北段有16座活火山,南段有30多座活火山。尤耶亞科火山海拔6723米,是世界上較高的活火山。地震以太平洋沿岸地區(qū)最為頻繁。 海岸線 大陸海岸線長約28 700千米,比較平直,多為與山脈走向一致的侵蝕海岸。缺少大半島和大海灣。島嶼也不多,主要分布在大陸南部沿海地區(qū)。

氣候

南美洲大部分地區(qū)屬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氣候特點是溫暖濕潤,以熱帶為主,大陸性不顯著。全洲除山地外,冬季最冷月的平均氣溫均在0℃以上,占大陸主要部分的熱帶地區(qū),平均氣溫超過20℃。冬季遠比北美洲暖和。而南美洲西部則有呈帶狀分布的熱帶沙漠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安第斯山脈則為高山氣候,在南美洲東南部則有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

大部分地區(qū)夏季最熱月平均氣溫介于26.8℃之間,遠不及非洲和澳大利亞大陸的熱帶地區(qū)炎熱。南美洲各地氣溫的年較差較小,不像亞洲、北美洲那樣變化劇烈。全洲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在1 000毫米以上的地區(qū)約占全洲面積的70%以上,為各洲中沙漠面積較小的一洲。

由于安第斯山脈影響西側是溫帶海洋性氣候,東側為溫帶大陸性氣候。

水系

南美洲水系以科迪勒拉山系的安第斯山為分水嶺,東西分屬于大西洋水系和太平洋水系。太平洋水系源短流急,且多獨流入海。大西洋水系的河流大多源遠流長、支流眾多、水量豐富、流域面積廣。其中,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流量最大的河流之一,其支流超過1 000千米的有20多條。南美洲水系內流區(qū)域很小,內流河主要分布在南美西中部的荒漠高原和阿根廷的西北部。南美洲除最南部外,河流終年不凍。南美洲多瀑布,安赫爾瀑布落差達979米,為世界落差最大的瀑布。南美洲湖泊不多,安第斯山區(qū)的荒漠高原地區(qū)多構造湖,如的的喀喀湖、波波湖等;南部巴塔哥尼亞高原區(qū)多冰川湖;內流區(qū)多內陸鹽沼。南美洲西北部的馬拉開波湖是最大的湖泊。

資源

礦產資源:尚未很好勘探,已知現代化工業(yè)中所需要的20多種最重要的礦物原料大部分都有,且儲量豐富。委內瑞拉石油儲量、巴西的鐵礦儲量居世界前列;天然氣主要分布在委內瑞拉和阿根廷;煤主要分布在哥倫比亞和巴西;鋁土礦主要分布在蘇里南;銅礦的金屬儲量在1億噸以上,居各洲首位,智利銅的儲量居世界第二位,秘魯居第四位;鉍、銻、銀、硝石、鈹和硫磺儲量均居各洲前列;錫、錳、汞、鉑、鋰、鈾、釩、鋯、釷、金剛石等礦物也很豐富。

森林資源:森林面積約92 000萬公頃,占全洲總面積的50%以上,約占世界森林總面積的23%,盛產紅木、檀香木、鐵樹、木棉樹、巴西木、香膏木、花梨木等貴重林木。草原面積約44 000萬公頃,約占全洲總面積的25%,占世界草原總面積的14%多。

水力資源:水力蘊藏量估計為46 700萬千瓦,約占世界水力蘊藏量的16.9%;已開 發(fā)的水力資源為560萬千瓦,約占世界水力資源總開發(fā)量的3.6%。

漁業(yè)資源:智利北部沿海和巴西東南部沿海盛產金槍魚,秘魯沿海盛產魚,智利沿海盛產沙丁魚,鱈和鯨。此外,巴西、阿根廷沿海還盛產鱸、鯔、?、鯖、鱈等魚類。秘魯沿海、巴西沿海為南美洲兩大漁場。

自然災害

南美洲主要受到三大災害的侵襲,分別是地震,火山爆發(fā)和厄爾尼諾現象,造成人類傷亡,財物損失等事件,對一個國家的影響不容小覷。

地震及火山爆發(fā)

南美洲的造山運動是由南美洲板塊和那茲卡海板塊相互擠壓而成,形成安地斯山脈,屬新褶曲山脈,其上又分布許多活火山。近一百五十年來發(fā)生四次重大地震,第一次為1868年發(fā)生在厄瓜多及哥倫比亞的大地震,死傷人數約7000萬人;第二次發(fā)生在瓦爾帕萊索(智利),地震強度為芮氏規(guī)模8.6 ,死傷人數約2萬人,發(fā)生在1906年年,第三次發(fā)生在奇廉(智利),地震強度為芮氏規(guī)模7.8 ,死傷約3萬人,發(fā)生在1939年,第四次發(fā)生在欽博特(秘魯),地震強度為芮氏規(guī)模7.7 ,死傷6.6萬人,發(fā)生在1970年的年。主要火山仍存有數座。

南美洲最高的阿空加瓜山,位在阿根廷,海拔6960公尺,為死火山。另有尤耶亞科火山,位在智利,阿根廷邊境,海拔6723公尺,為死火山。印加瓦西峰,位在智利,阿根廷邊境,海拔6709公尺。青坡拉索山,位在厄瓜多,海拔6310公尺,屬休火山。

哥多伯西峰,位于厄瓜多境內,海拔5896公尺,屬活火山;魯伊斯火山,位在哥倫比亞境內,海拔5399公尺,為活火山;桑蓋火山,位在厄瓜多,海拔5230公尺,屬活火山;通古拉瓦火山,在厄瓜多境內,海拔5016公尺,屬休火山;皮欽查山,在厄瓜多,海拔4794公尺,屬活火山。

1997年12月厄爾尼諾現象觀測到的海面溫度分布圖,可以看出東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水溫度比平常上升了五度以上。

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現象發(fā)生時,因信風減弱,而極強風將熱帶暖流擠向南美沿岸,水溫升高,南美西岸涌升流減弱甚至消失,?魚向南覓食,魚群減少,于漁場中覓食的海鳥減少,作為磷肥重要原料的鳥糞層亦減少,對當地居民造成經濟損失。南美洲西岸由干燥轉為潮濕,秘魯及智利皆曾因此出現罕見的大洪水,造成許多人傷亡,財物損失難以估計。環(huán)境改變后,許多蚊蟲,老鼠等病媒增加,散布登革熱,鼠疫,瘧疾等傳染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704992.html

相關閱讀:高中地理知識點:人種、民族、語言、宗教